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昌兵備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昌兵備道[1],《明史》稱為南瑞道[2],是明朝江西下設的一個整飭兵備道,清初裁撤,駐寧州(今修水縣)。南昌兵備道由南昌分巡道加兵備職能而來,因此也稱分巡南昌兵備道[3]

快速預覽 明朝整飭南昌等處兵備道, 官邸 ...

沿革

弘治十六年(1499年),江西巡撫韓邦問奏稱瑞州府「人性頑梗,俗尙劫掠」,建議給南昌分巡道加兵備職能、駐節瑞州,並帶管湖廣長沙瀏陽醴陵等縣[4]。巡視都御史林俊贊同此提議,但兵部認為帶管湖廣瀏陽等縣軍務「事體紊亂」,不同意跨省聯防,最終明孝宗同意了韓邦問的提議,要求「分廵兵備官員必選有風力者委任,不許循資誤事」[4]。南昌分巡道加兵備職能後,往來巡歷,在瑞州府建有兵備衙署,實際駐紮省城南昌[註 1]。以南昌分巡道兼理兵備,成為南昌兵備道的前身[8]。南昌地區社會治安寧謐,設置兵備道並非急要,除寧王之亂外,其餘均為小規模變亂,因此初創兵備道時,以分巡道兼理,並未給予專銜,直到萬曆年間才有所變革[5]

萬曆初年,江西盧源洞流寇羅朝廣勢大,常率眾百餘人至寧州,分巡南昌道兼兵備僉事王徽猷率兵從南昌奔馳寧州,疲於奔命,賊寇又化整為零,難能剿滅[5]。萬曆二年(1574年),江西巡撫令南昌兵備改駐寧州[註 2],萬曆三年(1575年),寧州知州陳以忠在州治以西闢地修建分巡南昌道署,有正廳經略堂、後廳退思堂、左右公廨書軒、吏書房,前設將台二座,將台前有揆文坊、奮武坊[9]。萬曆五年,因寧州與湖廣接壤,兩省居民爭訟連年不斷,江西遂與湖廣商議,讓南昌兵備道兼制興國通城崇陽瀏陽咸寧平江等縣[3]。自此,南昌兵備道成為常制[8]。日本學者小川尙認為南昌兵備駐地後改回南昌新建,但沒有說明出處,史籍亦不見相關記載[5]

順治二年(1645年),南昌兵備道署被李自成軍隊焚毀,順治四年(1647年)道台王繼祖租民宅為衙署[9]。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裁撤分巡南昌兵備道[10]

Remove ads

職能

南昌兵備道向江西巡撫負責,整飭南昌兵備,專飭南昌、瑞州二府戎事,訓練營鄉兵等,兼制湖廣興國通城崇陽瀏陽咸寧平江等六州縣,扼險捕盜[1]

道台

南昌兵備道移駐寧州後,歷任道台如下:[11]

  • 周思敬,萬曆初任
  • ……
  • 吳顯漳浦人,進士,萬曆十一年(1583年)至萬曆十四年(1586年)
  • ……
  • 沈瓚吳江人,進士,萬曆中任(約1592年至1594年)
  • ……
  • 史旌賢雲南人,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至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
  • 延論晉安人,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任
  • ……
  • 莊組誥,又作莊祖誥,成都人,進士,天啟末任
  • ……
  • 邢大忠山陰人,進士,崇禎九年(1636年)至崇禎十二年(1639年)
  • ……
  • 金之俊吳江人,進士,崇禎十四年(1641年)任
  • ……
  • 王繼祖,順治四年(1647年)任
  • 周之恆臨清人,舉人,順治五年(1648年)任
  • 遲日震廣寧衛人,貢生,順治八年(1651年)任
  • 安世鼎廣寧衛人,貢生,順治十年(1653年)任
  • 吳正治江夏人,進士,順治十五年(1658年)任
  • 張雲龍遼陽人,貢士,順治十六年(1659年)任
  • 姜圖南大興人,進士,順治十七年(1660年)任
  • 宋之繩溧陽人,進士,順治十八年(1661年)任
  • 周體觀遵化人,進士,康熙初任

注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