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昌地鐵1號線

2015年开通的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昌地铁1号线
Remove ads

南昌地鐵1號線(官方文件正式名稱:南昌市軌道交通1號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西省南昌市開建的第一條軌道交通路線,於2015年12月26日投入使用。起於南昌昌北國際機場代建T3航廈西側的昌北機場站,止於瑤湖東岸麻丘鎮鎮區的麻丘站;路線途徑冠山,下羅,鳳凰洲,紅谷灘核心區,老城區,城東,高新昌東;拉近南昌市北部和東部與中心城區的距離,方便贛江兩岸新舊城區的通行;路線在贛江以東基本穿過南昌中軸線。以地下敷設為主,全線長50.13千米(高架3.445公里),共34個車站(高架2座),最近延伸於2025年6月28日開通。

快速預覽 南昌地鐵1號線, 概覽 ...
Remove ads

簡介

南昌地鐵1號線路線呈L形,一期工程從雙港瑤湖西,長28.84km[3],均為地下線,設24個站,平均站間距1251m[4];於2009年動工[5],2015年12月26日上午10時58分底通車[6]

二期北延工程從昌北機場到雙港(不含),長16.969公里(地下線13.524公里,高架線含過渡段3.445公里[7]),共8站(地下6座、高架2座);

二期東延工程從瑤湖西(不含)到麻丘,長約4.36公里,均為地下線,設站2座;[8]

二期工程均與2021年9月26日動工,於2025年6月28日上午10點18分通車。 二期通車後1號線全長50.13公里,設站34座。[9]

1號線代表色為南昌軌道交通紅色

更多資訊 工期, 區間 ...
Remove ads

車輛

Thumb
南昌地鐵1號線列車

1號線計劃將使用B車,設計最高時速為80km/h,初期將配置27列列車,每列6節編組共162輛[14]。車廂寬2.8米,高3.8米,車體有效長度19米,高峰期能達到2分鐘一班[25],車輛將使用4動2拖[26]

根據2013年的中國北車消息,1號線可能使用中國北車的車輛[27],這個消息在2013年10月30日被南昌地鐵運轉方確認,於9月底完成設計,計劃首列車輛將於2014年7月1日達到南昌[28][29];1號線列車的車頭以「燦爛的笑容」為設計基礎,意為「南昌笑臉」[30][31],2014年6月6日在有網友在長客抓拍到1號線16車[32],隨後6月20日1號線首列列車正式亮相[31][33][34];首列列車將通過公路大貨車運送至南昌[35]。2014年6月28日首列列車抵達南昌[36]

據悉一期的27列列車中只有24輛投入每日正常營運,另外兩輛為備用,還有一輛為預留檢修列車[37]

Remove ads

車站

地鐵1號線共設車站34座。一期工程設車站24座,北端和東端都預留延伸能力;開往奧體中心站為上行,開往雙港站為下行[38][39][40]。二期工程設車站10座,其中建業大道站和匯賢大道站為高架車站。

更多資訊 南昌軌道交通1號線車站列表, 工期 ...

營運

時刻表和間隔

初期定為首班車6:30,末班車20:30[41][42]。這個末班時間引來爭議,地鐵官方也特意做出說明[43];不過24日確認末班車延長到21時30分[44][45]

2016年7月4日起首班車6:00,末班車22:00[46][47]

2019年9月1日起營運時間改為6:00-22:30[48]

2020年1月27日,因疫情營運時間改為7:00-21:00[49];4月1日起恢復正常營運[50][51]

更多資訊 實行日, 首末班車 ...
Remove ads

客流

2015年12月26日通車首日的當日客流為24萬人次[70],次日28萬人更是次刷新中國城市地鐵開通首個完整營運日的最高客流量[71][72];至30日開通試營運前5日總客流突破100萬[73];12月31日當日客流突破30萬[74][75][76]。2016年1月1日當日客流420,269人次,刷新了中國單條地鐵路線開通試營運一周內的最高客流量紀錄,元旦三天總客流近百萬[71][77][78]

截至2016年12月25日日均運送乘客近21.79萬人次[79]

2016年12月31日當日客流43萬人次[80]

2018年全年客流11,705.17萬人次,2019年全年客流12,593.40萬人次,2020年全年客流8,376.39萬人次[81]

[82]

附屬設施

控制中心

控制指揮中心位於地鐵大廈站旁的地鐵大廈裙樓內,規劃1~5號線共用此中心;2012年3月30日動工[83][84]

主變電所

一期工程計劃設兩座主變電所,初期規劃位於珠江路站、北京東路站(今彭家橋)2處[85][86];採取集中供電方式,共設2個110kV主變電站[87]

二期北延設一座變電站,昌北主變電站。

孔目湖主變電站

初期規劃位於珠江路站[85][86],後改為雙港站附近建設雙港主變電站[88],使用110/35 kV路線[89][90]

具體位置位於雙港站2號口出口。

雙港主變電所主控樓封頂已經於2013年11月封頂[91],2014年10月已完成設備安裝測試[92],2015年5月4日更名為孔目湖主變電站啟用[93][94][95]

彭家橋主變電站

規劃名為北京東路主變電站[85][86],附近的同名車站後更名為彭家橋站動工,故跟隨更名為彭家橋主變電站,面積為2743平方米[96]地下壹層地上肆層[97],使用110/35 kV路線[89][90]

具體位置位於北京東路以南、洪都大道以東彭家橋站西南側玉帶河以西位置。

2014年底計劃實現主體結構封頂,於2015年上半年啟用。[92]

因4號線供電需求,啟動主變擴容工程,新增1台240MVA主變。[98]

4號線桃苑站至魚尾洲站區段設計共用此變電站,電源由1號線彭家橋主變電所引出,經彭家橋站、師大南站、丁公路北站3站2區間,通過丁公路北站轉乘通道接入4號線丁公路北站開閉所。[99][100]

昌北主變電站

二期北延工程計劃設昌北主變電站,使用110/35kV路線,於2024年11月19日下午送電[101]。採用集中供電的方式[102]

位於經開區建業大道以南、經開大道以西,靠近建業大道站[103],占地約6.863畝[104],總建築面積 2667.06平方米[105]

機廠

一期設瑤湖定修段[106][107][108]蛟橋停車場[109][110]

二期北延設昌北停車場[111]

獨立風井

一期工程孔目湖站(工程名蛟橋站)~長江路站區間長約3076.9m[112],其中隧道區間上行線2895.747米,下行線2895.399米[113],共設1個中間風井用地面積約0.9畝[114],建築面積1172.89平方米,地下三層結構[115],位於瀛上湖西岸地塊[113][116]

二期北延昌北機場站到匯賢大道站區間長約7公里[117][118],共設1個中間風井位於臨空區機場高速公路東側的磨山村[119];建築面積2213平方米,地下三層結構[120]

二期東延​瑤瑤區間長約2公里[121],共設1個中間風井位於高新區瑤湖東側、紫陽東大道南側規劃綠地內[122];建築面積2302平方米,地下三層結構[123]

號誌系統

1號線一期使用的是上海電氣泰雷茲的SelTrac CBTC系統[124][125][126];車地無線通訊採用TETRA+WiFi網路來承載[127][128]

1號線二期延長線使用的是上海電氣泰雷茲的TSTCBTC®2.0系統,可兼容一期系統。[129][130][131]

電梯

1號線一期工程將設置171台電扶梯[132]

蒂升電梯:1號線一期工程中瑤湖西站至八一館站13個車站83台蒂升電扶梯以及八一廣場站3#口2台蒂升電扶梯[133][134]

上海三菱電梯:1號線一期工程正線、蛟橋停車場及瑤湖定修段56台三菱電梯和八一館站至雙港站79台三菱電扶梯[135][136][137]

1號線北延、東延及2號線東延工程全線配有211台電扶梯。[138][139]

月台門

一期全線車站均將安裝月台門[140],品牌為方大智源科技[141]

二期月台門為佳都。[142][143][144]

其它

地下區段採用高架剛性懸吊電車線,地面區段高架柔性懸吊[145]

用於1號線相關維護的工程車內燃機車4台、平板車5台、網軌檢測車1台、隧道清洗車1台、電車線架線作業車1台、電車線放線作業車1台和電車線剛性懸吊安裝作業平台1個[146][147]

1號線將在乘客容易看到的地方設置廣告,廣告將由其它公司來管理[148];2014年12月31日江西日報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成功競得南昌地鐵1號線10年廣告經營權[149][150],2015年成立專營公司承接業務[151]

歷史

一期

  • 2008年9月15日開始公示5條路線的規劃中包括1號線[152][153][154]
  • 2009年6月2日《南昌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公示[85][86]
  • 2009年7月國務院批准《南昌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09-2016年)》,該規劃包括1號線[155][156]
  • 2009年7月29日在豐和北大道和珠江路進行開工奠基儀式[157]
  • 2009年12月28日珠江路站 動工,這標誌著1號線正式開工[158]
  • 2010年7月國家發改委 批覆了《南昌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10][11]
  • 2010年8月5日確定一期將有24個車站[159][160]
  • 2010年8月30日對1號線一期24個站點進行征名[161],並公布了車站具體位置[162][163][164];9月15日開始投票[165]
  • 2010年12月15日24個車站名確定[166]
  • 2011年1月13日雙港站蛟橋站[167]長江路站 開工[168]
  • 2011年2月24日,1號線建設獲得140億貸款[169][170]
  • 2011年7月底除老城區4個車站之外全線車站都已開始動工,而最先動工的珠江路站主體結構已經封頂[171]
  • 2011年12月14日公示2號線車站時和一號線的一個轉乘站改為地鐵大廈站 (1號線原命名豐和站)[172]
  • 2012年2月六個站點開始圍地,周邊道路變動公車改道[173][174]
  • 2012年2月25日師大南路站 開始圍擋施工[175],北京西路在師大南路站部分也將實行單行[176],但是考慮所在地區交通需求大最終決定保留公車雙行[177]
  • 2012年3月9日「英雄1號」盾構機到達南昌[178]
  • 2012年3月14日除了八一館站八一廣場站 還在前期工程準備階段,其它站點均已開工[179],其中14站點處於主體施工狀態[180]
  • 2012年8月10日八一館站正式圍擋,這標誌著1號線全線開工[181]
  • 2012年11月8日九江市永修縣 與南昌軌道集團簽訂了《友好合作框架協議》,計劃1號線遠景延伸到永修縣[182]
  • 2013年5月底政府規劃第二輪地鐵建設的三個方案,後兩個方案都將1號線兩端延長線[183][184][185]
  • 2013年6月1日待審批的《南昌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4-2020)》明確將將設1號線兩端延長線(二期),建設時間為2016年至2020年[186]
  • 2013年8月15日最新的規劃確定1號線二期連段延伸為北延到樂化、東延到瑤湖東側的昌東客運站,延伸後全線將長達39.8公里[187]
  • 2014年1月26日的2014-2020建設規劃顯示1號線二期將設年限從2017年到2020年[188]
  • 2014年3月18日正線區間開始鋪軌[189]
  • 2014年3月21日公布的「南昌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4-2020)環評」顯示1號線二期兩端詳細走向[190]
  • 2014年4月24日一期24個車站還差兩座未完成結構封頂[191]
  • 2014年9月12日首列列車在四站三區間(奧體中心-艾溪湖東區間)熱滑測試[192][193][194]
  • 2014年12月2日一期24座車站主體結構封頂[195]
  • 2014年12月26日一期全線洞通[196]
  • 2015年4月8日全線通軌[197]
  • 2015年5月4日全線通電[198]
  • 2015年7月20日全線首次電車線冷滑[199],7月31日熱滑試驗[200]
  • 2015年9月9日空載試運轉[201]
  • 2015年9月16日確認對建設時候使用的車站名稱進行修改,涉及6站。[202][203]
  • 2015年12月20日開始試乘體驗。[204]
  • 2015年12月26日1號線開通[6][205]
  • 2017年8月因新通車的2號線首通段車站出入口採用數字標識,唯一轉乘站地鐵大山站編號改為數字[206],其餘車站也在9月前將出入口字母更換為數字[207][208][209]。從開通初期採用字母編號(如A、B、C),按順時針方向從東北口開始排序,改為和2號線一致的採用數字編號(如1、2、3),按逆時針方向從東南口開始排序。

北延、東延

  • 2018年10月有論壇網友爆出《南昌市軌道交通第二期建設規劃調整方案》圖[210][211],隨後11月正式公布的《南昌市都市軌道運輸第二期建設規劃調整(2020-2025)》證實了之前的圖,本次方案對1、2號線延伸進行了調整[212][213]
  • 2019年4月2日公布《南昌市都市軌道運輸第二期建設規劃調整(2020-2025)》環評公眾意見徵詢[214],5月規劃局公示[215]
  • 2020年6月24日《南昌市軌道交通1號線北延、1號線東延及2號線東延工程設計諮詢計畫招標公告》[216]
  • 2020年7月3日《南昌市軌道交通1號線東延工程計畫的公示》[217][218]
  • 2020年7月10日《南昌市軌道交通1號線東延工程環評第一次資訊公開》[219][220]
  • 2020年12月15日《南昌市軌道交通1號線北延工程計畫的公示》[221][222]《南昌市軌道交通1號線北延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資訊公示》[223][224]
  • 2021年1月19日《南昌市軌道交通1號線東延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徵求意見稿公示》[225]《南昌市軌道交通1號線北延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徵求意見稿公示》[226]
  • 2021年3月8日《南昌市軌道交通1號線東延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及計畫公眾參與說明公示[227]
  • 2021年4月21日《南昌市軌道交通1號線東延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公示[228][229]
  • 2021年4月28日南昌軌道交通1號線北延、東延及2號線東延工程土建施工計畫開始招標。[230]
  • 2021年5月8日《南昌市軌道交通1號線北延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報批前公示》[231][232]
  • 2021年8月4日《南昌市軌道交通1號線東延、1號線北延工程站點設施詳細規劃批前公告》[233]
  • 2021年8月30日1號線東延[234]和北延[235]工程計畫《建設計畫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批前公告
  • 2021年9月24日,南昌市2021年第三季度重大計畫集中開工活動舉行,南昌軌道交通1號線北延、東延,2號線東延等110個重大計畫集中開工。[236]
  • 2021年9月26日開工建設。[237][238]
  • 2021年10月19日東延工程初步設計的批覆[23][24];北延工程初步設計的批覆[17][18]
  • 2022年1月18日《南昌市軌道交通1號線東延、北延工程站點設施詳細規劃批後公布》[239]
  • 2022年7月4日《軌道交通1號線東延[240]和北延[241]工程計畫建設工程規劃營運許可批前公告》[242][243]
  • 2022年9月30日《軌道交通1號線東延[123]和北延[120]工程計畫規劃建築設計方案批後公布》[244]
  • 2022年9月30日「先鋒二號」盾構機始發。
  • 2023年6月北延5個車站完成封頂[245]
  • 2023年9月28日瑤湖東站—瑤湖西站區間右線貫通,標誌東延全線洞通[246][247][248]
  • 2023年12月26日1號線東延計畫麻丘站結構封頂[249],標誌著延長線車站主體結構全部封頂(不包含國鐵工程代建設昌北機場站[250])。[237]
  • 2024年3月25日南齒站—冠山站左線盾構接收,北延全線洞通[246][247]
  • 2024年4月16日延長線全線洞通。
  • 2024年6月1號線2號線延長線站名公示。[251]
  • 2024年8月6日,經南昌市政府批准,南昌市民政局公布了1號線北延及東延段車站的正式命名。[252]
  • 2024年8月27日昌北機場站順利封頂。[253][254]
  • 2024年9月27日北延長線全線軌通,標誌著東延、北延與2號線東延全線軌通。[255]
  • ​2024年10月4日東延線電通​[256]
  • ​2024年11月20日北延線電通[256]
  • 2024年12月19日延長線全線電通。
  • 2024年11月29日北延線成電車線熱滑,而東延線此前已完成熱滑。[257]
  • 2024年12月26日完成電車線熱滑。
  • 2025年3月12日開始空載試運轉[237];4月25日啟動,按開通運行圖模擬營運[258][259]
  • 2025年5月15日南昌市交通運輸局公布了《南昌市軌道交通1、2號線延長線公車配套銜接方案》公示。[260]
  • 2025年6月25日,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宣布地鐵1號線北延和東延段於6月28日10時18分開通初期營運,並開行昌北機場-麻丘的大交路列車和雙港-麻丘的小交路列車。[22]
  • 2025年6月28日10時18分,地鐵1號線北延和東延段開通初期營運。[261]

相關事件

  • 2010年10月15日珠江站施工圍擋外人行道突現長3米、寬2米、深1米塌陷坑[262]
  • 2011年2月28日1號線2標段土建三標工地因工程業務糾紛,當地村民與施工方發生衝突造成 ​​1人死亡、4人受傷。[263][264]
  • 2014年7月3日15:00許北京東路省檢察院至移動公司路段出城方向因地面塌陷;2014年5月27日凌晨時分,南昌北京西路出現3米長大坑。[265]
  • 2015年5月20日下午17點20分左右載有5名法院工作人員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特約公車(非公共營運車輛)因避讓前方小車,操作失控導致車輛衝破彭家橋站3號風亭處施工圍擋,墜入基坑;事故造成乘客3人、地鐵施工人員2人受傷[266][267][268][269][270];事故造成該路段通行緩慢[271]
  • 2016年3月19日八一館站B出入口附近垂直電梯發生故障導致人員受困[272]
  • 2016年底至2017年初​​在​​衛東站至綠茵路站區間​​實施速限運轉。[273][274]
  • 截至2017年底共發生9起乘客亂按車站緊停按鈕導致列車停車事件。[275][276]
  • 2020年8月4日早晨雙港站始發列車車門與月台門未同步開啟,故障車清客退出,啟用備車後32分鐘恢復[277][278][279][280]
  • 2022年3月14日上午9點20分雙港站至長江路站出現延誤情況[281];9點40分恢復正常營運[282]

未來發展

2018年底的《南昌市都市軌道運輸第二期建設規劃調整(2020-2025)》北延改為Y字型,分為既開通的機場方向和規劃中贛江新區方向[283][284]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