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渡三案

維基媒體消歧義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渡三案,又稱為南都三案,是指南明弘光政權年間的三大案件,林時對稱之為《南都三大疑案》。

這三件大案都與「皇族身份的辨別」有關,背後與「明末黨爭」有極大的關聯。而弘光帝處理得極差,導致失去民心,瓦解了時人對南明的向心力。

案件

1644年12月有一比丘釋大悲來到南京水西門外,自稱是明朝親王,崇禎時封為齊王,是潞王朱常淓的故人。弘光帝素來與潞王不和,又出此案,弘光帝懷疑大悲是來為潞王刺探情報,便將他投入監獄,嚴加刑訊,最後大悲遭綁赴西市問斬。

弘光元年初一位童氏女子逃至南京,自稱為福王弘光帝之元配正妃,但朱由崧立即否認,宣布童氏為假冒。三月初一日,童氏送抵南京,朱由崧拒不召見,並移送錦衣衛審訊。隨後朱由崧仍持續否認,對童氏嚴刑拷打,不久童氏死於獄中,嘩然一時。

相傳崇禎帝太子朱慈烺出現在浙江。弘光帝朱由崧令太監李繼周往浙江一探究竟,並將他帶回安置在太平門內的興善寺。然而弘光帝根本不想辨認其太子真偽,擔心會動搖自身皇位,因此當太監辨識太子為真後,弘光帝殺太監滅口,隨後連同李繼周一同誅殺。最終將真假不明的太子關在獄中,南京士民皆「譁然不平」。江防督撫袁繼咸、寧南伯左良玉、廣昌伯劉良佐等大臣上疏抗爭。

參考書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