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約旦河谷地區議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約旦河谷地區議會(希伯來語:מועצה אזורית בקעת הירדן,羅馬化:Mo'atza Azorit Bik'at HaYarden,非正式希伯來語名稱:מועצה אזורית ערבות הירדן,羅馬化:Mo'atza Azorit Arvot HaYarden)是以色列在猶地亞-撒馬利亞區(以佔約旦河西岸)的地區議會之一,管理著21個以色列定居點。
Remove ads
地理
南約旦河谷地區議會得名於其所在地約旦河谷,其轄區南北狹長,北起貝特謝安谷末端的米何拉,南至巴勒斯坦城市耶律哥近郊,東部為撒馬利亞山脈東坡,西邊則以約旦河與約旦相望。南約旦河谷地區議會轄下的以色列定居點大多不直接相鄰,[1]定居點之間需要仰賴西邊的阿隆公路和東邊的90號公路來通勤。南約旦河谷地區議會的轄區內沒有城市等級的定居點,定居點城鎮以法蓮坡屬於地方議會,雖然落在地區議會的轄區,但並不在地區議會的管轄。
南約旦河谷地區議會周遭的以色列行政區包括北邊的湧泉谷地區議會、西邊的撒馬利亞和便雅憫地區議會、以及南邊的死海古捲地區議會。
歷史
自1967年六日戰爭中從約旦手中奪下約旦河西岸之後,以色列便開始廣建定居點,而以佔約旦河谷地區第一個被建造起來的定居點便是同年在貝特謝安谷南端建立的米何拉,其他平民定居點如帕薩埃爾、哈姆拉、貝卡歐特等也隨之拔地而起。艾加文、拿蘭等納哈爾定居點大多在之後完成了平民化。南約旦河谷地區議會於1980年初在以色列國防軍駐猶太和撒馬利亞地區軍事長官的命令下成立,[2][3][4]其成立前的所有民生服務均由貝特謝安谷地區議會提供。[5][6]
Remove ads
2023年8月,內政部長摩西·阿貝爾宣布對地方政府的合併方案進行審查,包括將南約旦河谷地區議會與境內的地方議會以法蓮坡和南邊的死海古捲地區議會合併的提議,並指示審查程序將在地方選舉後開始。2024年7月,內政部總幹事羅南·佩雷茨(רונן פרץ / Ronen Peretz)簽署了任命書,成立了地理委員會來負責審查市政地位並合併這些地方政府。[7]2025年6月3日,委員會發表報告,不建議此項合併案。[8]
施洛姆錫安地區中心
南約旦河谷地區議會的辦公總部坐落於施洛姆錫安地區中心(希伯來語:מרכז אזורי שלומציון,羅馬化:Mirkaz Ezori Shlumtzion)中,其位在90號公路馬蘇阿—亞菲特段上。地區中心以哈斯蒙尼王朝女王莎樂美·亞歷山德拉的希伯來語名字得名,園內設施包括2所小學、1個社區中心、亞德拉巴尼姆傷亡士兵與家屬支援志願者營、消防局、紅大衛盾會以及警察局。[9]
南約旦河谷地區議會還有第二個地區中心叫山谷交會點(希伯來語:מפגש הבקעה,羅馬化:Mifgash Habak'a),其位在亞菲特,內有全民健康服務醫療服務處、咖啡廳、超市等,是整個南約旦河谷地區的商業中心。
定居點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