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達爾帕蒂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達爾帕蒂島(孟加拉語:দক্ষিণ তালপট্টি দ্বীপ、印地語:दक्षिण तालपटि द्वीप)為孟加拉國方稱呼,印度方則稱為新摩爾島、新穆爾島、普爾巴沙島,是孟加拉灣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三角洲裡面的一個曾經具有領土爭議的小島[1],原本長3.5公里,寬3公里。
雖然這個島並無人居住,也未有任何在島上的常駐設施,但印度及孟加拉兩國都看上了島的鄰近海域可能蘊藏有石油或天然氣,因而均宣稱擁有小島的主權[2]。該爭議於2014年7月7日得到解決,常設仲裁法院對「孟加拉國和印度之間的孟加拉灣海洋邊界仲裁」案作出判決,該判決承認了印度對新摩爾島的主權[3],爭議雙方均對此表示歡迎[4]。
2010年初,加爾各答的海洋研究學者在仔細分析島在所在地域的多張衛星圖片後,向BBC發表新聞稿,指稱該島因為全球暖化的因素,已經被海水淹沒而消失[5]。
Remove ads
地理
這個島距離Hariabhanga River河口僅兩公里,於1970年波拉颱風時出現,美國的衛星於1974年發現,當時估算面積約為2,500平方米。其後,在使用多種遙距測量儀器量度,顯示這個島的面積會在退潮時不斷擴大,最大面積可達一萬平方米,包括一些本來潛藏的礁石,最長時有3.5公里,最闊處有3公里,而最高點僅有兩米[5]。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