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卡爾斯魯厄大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卡尔斯鲁厄大学
Remove ads

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Universität Karlsruhe (TH),又名Fridericiana)坐落在德國卡爾斯魯厄,創建於1825年,是德國歷史最悠久的理工大學,在歐洲是歷史第四悠久的理工大學。2006年入選為德國首批三所精英大學之一(於2012年失去此頭銜)。自2006年1月起與Helmholtz旗下的卡爾斯魯厄研究中心合併,成為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的一部分。2009年10月1日KIT基本法案正式生效,自此卡爾斯魯厄大學這個名稱不再使用,改為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

Thumb
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
快速預覽 卡爾斯魯厄大學 Universität Karlsruhe(TH), 德國大學列表 ...
Remove ads

院系設置

歷史

卡爾斯魯厄大學創建時是一所綜合理工大學校(Polytechnikum),是由巴登的路德維希大公爵於1825年10月7日,參考巴黎綜合理工大學校(École Polytechnique)的樣式創建而成。
1865年,弗里德里希一世大公爵將綜合理工大學校升級為理工大學,1902年起大學另名Fridericiana。
1888年,海因里希·魯道夫·赫茲在赫茲講演廳證明了電磁波的存在,現在赫茲演講廳仍然存在並被使用。
1900年,擁有了博士授予權。
1904年,成為德國第一所錄取女性就讀正規學業的大學。
1967年,根據巴登符騰堡州法律,改名為「卡爾斯魯厄大學」(Universität Karlsruhe),根據州議會的建議,在校名中保留「理工大學」(Technische Hochschule)的附加字樣。
1969年,德國第一所培養計算機專業碩士生的大學。
1972年,成立德國第一個計算機系。
為了強調在科研領域的優勢,2005年7月起在校名中增加「研究型大學」(Forschungsuniversität)的附加字樣。
2006年4月11日,卡爾斯魯厄大學與卡爾斯魯厄科研中心(Forschungszentrum Karlsruh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簽訂合同,成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arlsruher Instituts für Technologie / 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KI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move ads

聲譽

在最新由德國高校發展中心頒布的排名中,卡爾斯魯厄大學的計算機系在五項排名標準中的四項名列第一,分別為:教授聲譽,教育經費,計算機設施和學生質量。物理系和化學系在五項中的兩項位列第一(物理系的科研成果和學生質量,化學系的科研成果和教育經費)。

為了進一步提升德國在世界科研領域中的地位,德國政府提出了打造精英大學的計劃。2006年10月13日,卡爾斯魯厄大學,慕尼黑大學,慕尼黑理工大學成為德國首批精英大學,從2006年至2011年每年將額外獲得2100萬歐元的資助,不過在2012年的再次評選中失去了精英大學的頭銜。[2] 在2019年7月的第三次評選中,KIT重新獲得精英大學的頭銜。[3]

人物

諾貝爾獎獲得者

著名教授

Thumb
赫茲在卡爾斯魯厄大學通過實驗證明了電磁波的存在。
  • 海因里希·魯道夫·赫茲Heinrich Rudolf Hertz,1857年2月22日—1894年1月1日),1885年至1889年任卡爾斯魯厄大學物理學教授[5]。德國物理學家,電磁波的發現者。1886年至1889年,他在卡爾斯魯厄大學發現了電磁波的存在。
  • 奧托·雷曼Otto Lehmann,1855年1月13日—1922年6月17日),1889年至1922年去世任卡爾斯魯厄大學物理學教授[5],1900年至1901年曾任校長。德國物理學家,液晶研究的先驅。1912年起曾多次被提名諾貝爾獎。
  • 卡爾·費迪南德·布勞恩Ferdinand Braun,1850年6月6日—1918年4月20日),1883年至1885年任卡爾斯魯厄大學物理學教授[5]。因「發明和改進無線電報」,與馬可尼共同獲得19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著名校友

Thumb
卡爾·本茨畢業於卡爾斯魯厄大學(1861-1864)。
  • 卡爾·本茨,德國工程師,汽車工業的先驅。他於1860年至1864年就讀卡爾斯魯厄大學,1885年他製造了第一輛汽車,1914年卡爾斯魯厄大學授予他榮譽博士頭銜。
  • 羅蘭·馬克,德國企業家。他於1969年至1974年就讀卡爾斯魯厄大學機械系,1975年他建立了德國最大的主題公園之一「歐洲樂園」。
  • 埃米爾·馮·斯科達德語Emil von Škoda,德國企業家。
  • 弗蘭茨·呂羅德語Franz_Reuleaux,德國機械科學家,被稱為運動學之父。
  • 奧古斯特·蒂森德語August Thyssen,德國工業家,世界500強之一的蒂森克虜伯股份公司的創始人。
  • 迪特·采徹德語Dieter Zetsche,1971年至1976年就讀於卡爾斯魯厄大學電子信息系,自2006年1月起擔任前戴姆勒-克萊斯勒集團董事會主席。
  • 哈索·普拉特納SAP集團創始人之一,2003年以前是董事會主席,現在任職於監事會。
  • 迪特瑪爾·霍普德語Dietmar Hopp,SAP集團創始人之一,於1988年至1998年任職董事會主席,2003年以前任職監事會主席。
  • 克勞斯·奇拉德語Klaus Tschira,SAP集團創始人之一,卡爾斯魯厄大學物理系畢業。
  • 弗里茨-魯道夫·君馳德語Fritz-Rudolf Güntsch,德國計算機先驅之一,卡爾斯魯厄大學物理系畢業,發明了虛擬內存技術。
  • 弗朗茨·費倫巴赫德語Franz Fehrenbach博世公司主席,卡爾斯魯厄大學經濟工程系畢業。
  • 施特凡·寬特德語Stefan Quandt寶馬集團董事之一,擁有17.4%的股權,經濟工程系畢業。
  • 愛德華·泰勒,出生於匈牙利的美國理論物理學家,有「氫彈之父」的稱號。
Remove ads

歷任校長

  • 1857年至1862年,Professor Ferdinand Redtenbacher
  • 1895年至1896年,Professor Reinhard Baumeister
  • 1958年至1961年,Professor Dr.-Ing. Hans Leussink
  • 1968年至1983年,Professor Dr. Dr.-Ing. h. c. Heinz Draheim
  • 1983年至1994年,Professor Dr. Dr. h.c. Heinz Kunle
  • 1994年至2002年,Professor Dr. Sigmar Wittig
  • 2002年至今,Professor Dr. sc. tech. Horst Hippler

其他特別事件

  • 1984年8月2日,德國的第一封電子郵件在卡爾斯魯厄大學被接收。
  • 1987年9月,中國的第一封電子郵件被發往卡爾斯魯厄大學。
  • 自1994年1月起的三年,卡爾斯魯厄大學負責管理和註冊.de域名,技術支持一直持續到1999年。
  • 從1991年1月起,中國的頂級域名.CN域名初級伺服器由卡爾斯魯厄大學管理並運行,這樣直到1995年5月。
  • 2006年,卡爾斯魯厄大學啟用24小時全天候圖書館

外部連結

資料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