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卡齊米日·巴爾泰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卡齊米日·巴爾泰爾(波蘭語:Kazimierz Władysław Bartel,波蘭語發音:[kaˈʑimjɛʂ fwaˈdɨswav ˈbartɛl],1882年3月3日—1941年7月26日),是波蘭數學家、外交官、政治家和共濟會成員。他曾三次組閣出任總理,1930年代擔任波蘭參議院議員[1]。
巴爾泰爾於1919年至1920年被任命為鐵道部長,1922年至1930年期間他是波蘭眾議院議員。1926年,約瑟夫·畢蘇斯基元帥發動五月政變後他成為總理,並在之後陸續組閣兩次。他在1926年至1928年擔任畢蘇斯基內閣的副總理兼宗教與公共教育部長,雖然畢蘇斯基當時擔任總理職務但由於他並不專注於政府日常事務,因此巴爾泰爾是「事實上的總理」[1]。
1930年,他退出政壇回到利沃夫國立理工大學擔任數學教授,並很快獲得了波蘭數學協會的榮譽博士學位和會員資格。1937年他被任命為波蘭參議員並一直任職到二戰爆發為止。1939年,隨著蘇聯入侵並占領波蘭東部領土後,他被允許繼續在大學任教。
1941年6月22日,德國實施巴巴羅薩行動後,德國國防軍進入波蘭東部開始迫害當地知識分子。巴爾泰爾旋即被蓋世太保監禁,並許諾將給予他未來的波蘭傀儡政府中的最高職位[2][3];他最終拒絕了德國人的拉攏,因此被德國占領當局視其為「叛國」[4]。根據海因里希·希姆萊的命令,巴爾泰爾於1941年7月26日在利沃夫教授大屠殺事件中遭到殺害,享年59歲[5]。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