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盧麗安

台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大代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卢丽安
Remove ads

盧麗安(1968年12月[2]),生於高雄縣旗山鎮(今高雄市旗山區),閩南裔臺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華人民共和國英國文學研究專家,上海復旦大學教授上海市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3][4]

快速預覽 盧麗安, 個人資料 ...

1997年赴上海復旦大學任教,後取得中國大陸身份證,獲得大陸戶籍。201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17年,因中共十九大代表身份,引起海峽兩岸關注[5][2]。10月,中華民國政府註銷其臺灣戶籍[1]

Remove ads

生平

盧麗安生於台灣高雄縣旗山鎮(今高雄市旗山區)的一個醫生家庭。她是家中七個孩子中的老二。盧氏家族是明末清初,由福建漳州移民台灣的閩南裔臺灣人[2]。畢業於高雄女中。1986年9月,考進國立政治大學,1990年6月自國立政治大學西洋語文學系(後更名為英國語文學系)畢業。1991年9月,留學英國愛丁堡大學英國文學系攻讀文學碩士,1992年12月畢業。1993年9月,進入英國格拉斯哥大學英國文學系攻讀文學哲學博士學位,1999年12月畢業[3][4]

在英國愛丁堡大學攻讀博士期間,盧麗安結識台灣籍男同學沈一帆。兩人交往後,以「裸婚」的方式結婚。日後,沈一帆亦為上海復旦大學教授。1997年,盧麗安夫婦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安排,以「返國定居專家」身份到上海復旦大學外文學院任教[3][4],由此定居丈夫的祖籍地上海[3]。1997年後,盧麗安取得中國大陸身份證[a],但夫婦二人和兒子仍保留臺灣戶籍[6],設籍於臺中市中區[1]

1997年至2001年2月,盧麗安擔任復旦大學講師;2001年3月至2013年12月為副教授;2013年12月升等教授。研究英國文學、二十世紀英國小說、性別研究、女性主義、文學社會學、生命書寫、安徒生研究。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按照中美傅爾布萊特訪問學者計劃,在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婦女與性別研究中心與英文系進修[4]。曾任上海市政協委員。

2013年起,盧麗安接替林明月任上海市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5]。同時繼續擔任復旦大學外文學院英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3]。2014年,遞交入黨申請書,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兩位入黨介紹人之一,是時任上海市委常委的沙海林。2015年,成為中共預備黨員[5]

2017年6月19日至21日,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台灣省籍黨員代表會議上,盧麗安等10位台灣省籍人士當選台灣省出席中共十九大代表,盧麗安是其中唯一出生在臺灣地區的代表。10月,盧麗安作為大會代表出席了中共十九大,並接受媒體訪問,期間更以台灣話喊出「我們愛台灣,當然也可以愛大陸」,並宣稱「以身為台灣的女兒為榮,以身為中國人為傲」[3][4][7][8]

10月初,臺中市中區戶政所內政部函文,註銷盧麗安和兒子的臺灣戶籍[1]。10月5日,陸委會主委張小月證實,盧麗安確實在台灣出生,目前已獲陸籍。陸委會對此表示尊重[3]。盧麗安幾次進出臺灣地區都使用大陸籍身分。亦沒有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範》中,台灣人不得在大陸擔任黨政軍職務的問題,政府會做後續處理[9]。10月26日,陸委會副主委林正義在立法院證實,盧麗安夫婦的台灣戶籍已被註銷,喪失台灣地區人民身分。[10][11][12]

2018年2月,當選為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13]

Remove ads

家庭

  • 祖父:盧老枝,高雄旗山人,曾留學日本,先後於奈良縣立郡山中學校(今郡山高等學校)、舊制大阪高等學校、京都大學農學部畢業。
根據《台灣人士鑑》記載,盧老枝在就讀奈良縣立郡山中學校四年級時,校內發生火災,大家都忙著逃命,只有盧老枝衝入火場搶救出一幅天皇照片,到達安全地帶後獲得皇室讚揚[14]
二戰期間東京街頭戰車、軍車大遊行,一支日本國旗掉進車底下,盧老枝攔住車輛,爬進車底下救出旗子,現場一陣掌聲,被媒體記者登在隔天日本各大報,並編進日本小學課本內。[15]
盧老枝返台後曾任旗山街協議會員、旗山信用組合理事、旗山農民學校組合議員,是日治時期很重要的台籍仕紳
大正12年(1923年)4月16日,日本皇太子殿下(後來的裕仁天皇,當時的監國)來台行啟時,盧老枝因搶救天皇照片的事蹟受「恩賜財團台灣濟美會」會長內田嘉吉(後來的台灣總督)贈金一封表彰。
戰後國民政府來台,盧老枝加入中國國民黨,曾任旗山國中校長[16],但因向學生強捐款項20餘萬,被以瀆職罪嫌起訴[15]。1947-1948年間曾任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場長,從事水田耕作制度研究[17]
  • 父:盧建志,醫生,曾任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院長[16]
  • 母:蔣美櫻,曾任旗山國中教師。後曾任旗美合唱團團長,旗山蕉城美術協會理事長[16]
  • 丈夫:沈一帆,臺灣外省人,其父為上海人[3]
    • 沈一帆、盧麗安夫婦及兒子的戶籍均在臺中市中區。2007年1月時,沈一帆取得中國大陸戶籍[b]。2015年,中華民國政府按程序註銷沈一帆的台灣戶籍。2017年10月初,中華民國政府按程序註銷盧麗安與兒子的台灣戶籍[1]
Remove ads

著作

期刊論文

  • 《四位十九大黨代表在研討會上的發言摘編》,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第1期,2018年(與景海鵬、周宇、孟祥飛合著)。
  • 《一堂難忘的黨課》,上海教育,第33期,2017年。[18]
  • 《從〈孤寂深淵〉與〈奧蘭多〉淺探20世紀初期英國的性別空間創建》,社會科學研究,第1期,2014年( 與鮑英合著)。
  • 《〈哈姆萊特〉的歷史問題:〈哈姆萊特〉與現代早期英格蘭的政治性別關聯》,外國文學評論,第3期,2013年。
  • 《Revamping Canonical Novel: The Case of Robinson Crusoe》(英文發表,中文篇名:《翻新經典小說——〈魯濱遜漂流記〉及兩個當代重寫文本》),英美文學研究論叢,第1期,2007年。
  • 《一個解構性的鑲嵌混成:〈仇敵〉與笛福小說》,當代外國文學,第4期,2004年(與段楓合著)。
  • 《何謂「女性」?:從伍爾芙〈女性的職業〉談「家庭天使」形象的銘刻意義》(What Is a "Woman"?: Exploring Virginia Woolf's "Professions for Women" and the Social-histor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Angle in the House" Image),中山人文學報,第30期,頁217-234,2011年1月。
Remove ads

譯作

  • 《陌生人的悲傷》 (The Grief of Strangers),原作者:與奇瑪曼達·恩格茲·阿迪切(Chimamanda Ngozi Adichie),上海文學,第9期,2007年。
  • 《小說的藝術》(The Art of Fiction),原作者:大衛·洛奇(David John Lodge),出版者:上海譯文出版社,原著語言:英文,譯著出版年:2010,原著出版年:1992。

備註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