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印度—巴基斯坦關係
双边关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印度-巴基斯坦關係,常稱印巴關係(印地語:भारत-पाकिस्तान सम्बन्ध,烏爾都語:پاک بھارت تعلقات)是指印度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之間的外交關係。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關係複雜且敵對,淵源於許多歷史和政治事件,其中最著名的是1947年8月英屬印度的分治。
第二次世界大戰兩年後,英國正式解散英屬印度,將其分割為兩個新的主權國家:印度聯邦和巴基斯坦。前英屬殖民地的分割導致多達 1,500萬人流離失所,死亡人數估計在數十萬到100萬之間,因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朝相反的方向遷徙,越過雷德克里夫線(英語:Radcliffe Line),分別到達印度和巴基斯坦。[1]1950年,印度成為以印度教徒為主的世俗共和國。不久之後的1956年,巴基斯坦成為一個伊斯蘭共和國,人口以穆斯林為主。
Remove ads
歷史


印度與巴基斯坦原本都是英屬印度所屬的領土,然而在次大陸的宗教矛盾激化後,南亞的穆斯林提出兩國理論並要求建立獨立的伊斯蘭國家巴基斯坦。1947年6月3日,印度總督蒙巴頓公布《印度獨立法案》,將英屬印度按照宗教信仰分為印度教徒居多的印度和穆斯林為主體的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並保留總督,分別成立制憲議會和政府。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獨立,穆罕默德·阿里·真納就任巴基斯坦總督和制憲議會主席。印度在第二天宣布獨立,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就任印度總理,英國的殖民統治宣告結束。雖然兩國按照雷德克里夫線劃分的大部分邊界沒有爭議,但查謨-喀什米爾土邦的歸屬問題立即導致兩國之間爆發了第一次印巴戰爭。

此後雙方以聯合國所劃停火線為事實上的邊界,分治原喀什米爾土邦的土地,但喀什米爾地區的歸屬一直沒有得以解決,目前控制線邊境交火事件時有發生。[2][3]
1965年4月至1965年9月間印度與巴基斯坦發生了為期五個月的戰爭造成雙方數千人傷亡,史稱第二次印巴戰爭。這場戰爭在聯合國授權下停火,之後兩國發表了《塔什干宣言》。1971年12月,兩國再次發生戰爭,史稱第三次印巴戰爭。1971年的戰爭導致巴基斯坦投降並成立了一個名為孟加拉國的新國家。1999年5月至7月之間,巴基斯坦軍隊越過控制線,進入了印度境內。印度軍隊展開代號為「勝利行動」(Operation Vijay)的反擊作戰,史稱卡吉爾戰爭。2019年2月26日,印度空軍戰機空襲巴基斯坦境內的恐怖組織營地,兩國在具爭議性的喀什米爾地區互相炮擊,導致多人傷亡,巴基斯坦在27日表示,該國軍方當天在該國領空擊落兩架印度戰機。[4]
自冷戰結束以來,事實上印巴兩國間的國力差距進一步拉大了,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顯示,印度2015年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1萬億美元(巴國為2700億美元),增長率高達8%(巴國為4.1%)。特別是自印度人民黨執政以來,印度國力快速增長,使其改變了國大黨時期對巴基斯坦的「安撫」,採取強硬舉措對抗巴方的挑釁。莫迪政府在國內大力推進印度教民族主義,放手煽動反穆斯林情緒、出台了一系列強硬的教派主義政策,此舉也蔓延到兩國關係中。尤其是中國在南亞影響力快速增長和中巴「全天候」戰略關係的升級,更令印度政府感受到「兩線戰爭」的威脅。同時美印關係不斷接近,印度在美國新的「印太」戰略中重要性凸顯,使印方認定可以與美國共同對巴方施壓。[5]雙邊關係在2019年之後長期處於凍結狀態,在巴基斯坦面臨經濟危機、政局動盪和恐襲威脅急劇增加的情況下,持續崛起中的印度對與巴基斯坦建立聯繫沒有興趣。[6]
外交糾紛

印度與巴基斯坦建有外交關係。1971年巴印因第三次印巴戰爭斷交,1976年復交。兩國關係長期因宗教、領土爭議和地緣政治競爭等因素矛盾重重。2014年印度總理莫迪上任伊始,與巴基斯坦總理正式會面,兩國關係開始緩和。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表示要把對抗變為合作。[7]2019年,兩國又因印度撤銷查謨-喀什米爾邦自治地位,導致雙邊外交關係級別降低、貿易中斷。[8]

喀什米爾是青藏高原西部和南亞北部的交界處的一個地區,面積22萬8478平方公里。巴基斯坦和印度均宣稱對此擁有主權。1948年兩國經聯合國干預進行停火談判,[9]兩國軍隊均後撤至停火線之後。然而巴基斯坦堅持要在印度視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查謨和喀什米爾領土舉辦公投,雙方立場迥異,因此歸屬問題至今未能在法律上得以解決。[5]
長期以來,印度政府指責巴基斯坦軍方和三軍情報局煽動印度境內的恐怖活動,並在國際場合積極推動將巴基斯坦列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2016年9月18日,印度控制區的烏里軍營遭遇武裝分子自殺式襲擊,這次事件在印度國內引發了極大的憤怒。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在9月底發起了抵制原定於當年11月在伊斯蘭瑪巴德舉行的南亞區域合作聯盟峰會的行動。此後該組織處於癱瘓狀態。印度方面表示,任何對話的前提是巴基斯坦放棄支持恐怖組織。[5]
2025年4月22日,隸屬於巴基斯坦虔誠軍和真主聖戰者的武裝組織抵抗陣線在印度查謨和喀什米爾地區拜薩蘭山谷向遊客開槍,造成至少28人死亡,20多人受傷,死者包括26名印度遊客。事件造成兩國關係高度緊張,印度宣布暫停印巴水資源共享條約,同時關閉兩國間主要陸地邊境口岸。印度外交大臣蘇傑生還宣布,駐新德里的巴基斯坦高級委員會的國防、陸軍、海軍和空軍顧問被宣布為「不受歡迎的人」,限期一周內離開印度。印度還撤回駐伊斯蘭瑪巴德印度高級委員的國防、海軍和空軍顧問[10]。為印度外交行動的回應,巴基斯坦宣布自4月23日起關閉領空,禁止印度擁有或印度運營的所有航司航班通行,同時暫停與印度的一切貿易,包括通過巴基斯坦與任何第三國之間的間接貿易;取消向印度公民簽發的所有南亞區域合作聯盟免簽計劃(SVES)簽證,持該簽證在巴基斯坦的印度公民(部分宗教人士除外)必須在48小時內離境,部分宗教人士除外。巴基斯坦還宣布印度駐巴國防、海軍和空軍顧問為「不受歡迎人物」,要求4月30日前離境;自4月30日起,巴基斯坦規定印度駐巴高級專員公署的人員規模包括外交官及工作人員限制為30人[11]。
Remove ads
應對自然災害
為因應2001年印度古加拉特邦大地震,巴基斯坦總統佩爾韋茲·穆沙拉夫從伊斯蘭瑪巴德向亞美達巴德派出了一架滿載救援物資的飛機。 [14] 飛機上載有200頂帳篷和2000多條毯子。[15] 此外,總統也致電印度總理,對地震造成的損失表示「慰問」。 [16]
在2022年巴基斯坦洪災中,印度總理莫迪向「罹難者家屬表達衷心慰問」。 [17] 截至8月30日,據報印度政府正在考慮向巴基斯坦提供救援援助。[18]
經濟關係
印度和巴基斯坦已經削減了正式貿易;兩國所在的南亞地區是世界上經濟整合程度最低的地區,其貿易僅佔國內貿易的5%。[19] 然而,兩國之間存在著約100億美元的非正式雙邊貿易,其中大部分商品由巴基斯坦進口。 [20]
在2025年的印巴衝突期間,雙邊海上貿易暫停。[21]
兩國比較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