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州都督府,唐都督府之一。貞觀五年(631年)於原州(治所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置,督原、慶、會、銀、達、亭、要等州。十年廢亭、達、要三州,惟督四州。後銀州劃屬夏州都督府。景雲二年(711年)併入涇州都督府。後復。開元四年(716年)慶州又置都督府,僅督原、會兩州。
轄境相當今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南部的同心、海原、固原、西吉、隆德、彭陽、涇源,甘肅省東部的景泰、靖遠、會寧、定西、靜寧、平涼、崇信等縣市地區。
- 羈縻州
更多資訊 羈縻都督府, 州名 ...
羈縻都督府
|
州名
|
現在地名
|
備註
|
原州都督府直轄 |
緣州 |
寧夏同心縣同心鎮沙咀城 |
632年置,安置突厥部落,649年改為他樓縣
|
安樂州 |
寧夏同心縣韋州鎮紅城水古城 |
672年置,安置吐谷渾慕容氏,734年由靈州都督府來屬,756年改屬靈州都督府
|
芳池州都督府 (677年置,716年改屬慶州都督府) |
芳池州 |
甘肅華池縣柔遠鎮 |
677年置,安置党項野利氏,764年地入吐蕃
|
林州 |
甘肅華池縣定漢鄉 |
677年置,安置党項野利氏,764年地入吐蕃
|
玉州 |
甘肅華池縣悅樂鎮 |
677年置,安置党項野利氏,764年地入吐蕃
|
種州 |
甘肅華池縣溫台鄉 |
677年置,安置党項野利氏,764年地入吐蕃
|
濮州 |
甘肅華池縣李良子鄉 |
677年置,安置党項野利氏,764年地入吐蕃
|
位州 |
甘肅華池縣五蛟鎮 |
677年置,安置党項野利氏,764年地入吐蕃
|
尹州 |
甘肅華池縣白馬鄉 |
677年置,安置党項野利氏,764年地入吐蕃
|
寶州 |
甘肅環縣八珠鄉 |
677年置,安置諸羌,764年地入吐蕃
|
長州 |
甘肅環縣許家河鄉 |
677年置,安置党項野利氏,764年地入吐蕃
|
寧靜州 |
甘肅華池縣城壕鎮 |
672年置,安置党項,直屬原州都督府,677年改屬芳池州都督府,764年地入吐蕃
|
安定州都督府 (677年置,716年改屬慶州都督府) |
安定州 |
甘肅環縣洪德鎮 |
677年置,安置党項折磨氏,764年地入吐蕃
|
黨州 |
甘肅環縣小南溝鄉 |
677年置,安置党項把利氏,764年地入吐蕃
|
橋州 |
甘肅環縣南湫鄉 |
677年置,安置党項野利氏,764年地入吐蕃
|
烏州 |
甘肅環縣山川鄉 |
677年置,安置党項拓跋氏,764年地入吐蕃
|
西戎州 |
甘肅環縣耿灣鄉 |
677年置,安置党項拓跋氏,764年地入吐蕃
|
野利州 |
甘肅環縣四合塬鄉 |
677年置,安置党項野利氏,764年地入吐蕃
|
米州 |
陝西定邊縣羅卜塬鄉 |
677年置,安置党項米擒氏,764年地入吐蕃
|
還州 |
陝西定邊縣劉峁塬鄉 |
677年置,安置党項把利氏,764年地入吐蕃
|
安化州都督府 (677年置,716年改屬慶州都督府) |
安化州 |
甘肅環縣合道鎮 |
677年置,安置党項破丑氏,764年地入吐蕃
|
永和州 |
甘肅環縣吳城子鄉 |
677年置,安置党項破丑氏,764年地入吐蕃
|
威州 |
甘肅環縣演武鄉 |
677年置,安置党項破丑氏,764年地入吐蕃
|
旭州 |
甘肅鎮原縣殷家城鄉 |
677年置,安置党項拓跋氏,764年地入吐蕃
|
琮州 |
甘肅環縣毛井鎮 |
677年置,安置党項破丑氏,764年地入吐蕃
|
西滄州 |
甘肅環縣車道鎮 |
677年置,安置党項拓跋氏,764年地入吐蕃
|
莫州 |
甘肅環縣何坪鄉 |
677年置,安置党項拓跋氏,764年地入吐蕃
|
儒州 |
甘肅環縣蘆家灣鄉 |
677年置,安置党項拓跋氏,764年地入吐蕃
|
關閉
- 唐朝原州都督
- 段志玄(634年)
- 程知節(634年—637年)
- 史幼虔(貞觀初年)
- 李正明(永徽年間)
- 於德方(永徽年間)
- 李奉慈(顯慶年間)
- 藺仁基(高宗年間)
- 陳令英(武周年間)
- 馬思惲(武周年間)
- 宗楚客(704年—705年)
- 李欽憲(714年)
- 王晙(714年)
- 楊執一(開元年間)
- 韋衡(玄宗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