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達州市
中國四川省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達州市,簡稱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四川省東北部。市境東接重慶市,南連廣安市,西鄰南充市、巴中市,北界陝西省漢中市、安康市。地處大巴山南麓,川渝陝結合部,州河流經市區,位於嘉陵江支流渠江流域。全市總面積16,5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37萬人[1],市人民政府駐通川區永興路2號。達州因其豐富的天然氣資源而有「中國氣都、巴人故里」之稱,是國家「川氣東送」工程的起點站。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今市境古時為巴國轄地。西漢屬巴郡宕渠縣。東漢永元八年(96年)分置宣漢縣,治今達州市區,隸巴郡。東漢末,巴郡改為巴西郡,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分置宕渠郡。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年)改置萬州,治宣漢縣。西魏廢帝二年(553年)改萬州為通州,同時宣漢縣改為石城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石城縣為通川縣。大業初為通川郡治。唐武德元年(618年)通川郡改稱通州。天寶元年(742年)再改為通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再改為通州。通川縣皆為治所。
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將通州改為達州,因此地「聯絡金房,翼帶漢沔,西出渠閬,東下夔巫,地居四達之路」,故名。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達州為達縣。正德九年(1514年)復改縣為州,屬夔州府。清雍正六年(1728年)升為達州直隸州,屬四川省。嘉慶七年(1802年)改為綏定府。民國二年(1913年)撤府,縣屬川東道。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置四川省第十五行政督察區。1933年,中國共產黨建立川陝省,達縣為核心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設達縣專區,屬川北行署區;設大竹專區,屬川東行署區。1952年,各專區直屬四川省。1953年,撤銷大竹專區,將大竹、渠縣、鄰水3縣劃歸達縣專區。達縣專區轄達縣、萬源、宣漢、開江、鄰水、大竹、渠縣、南江、巴中、平昌、通江11縣。1970年,達縣專區改稱達縣地區。1976年由達縣析置達縣市。1979年由萬源縣析置白沙工農區。1993年7月,達縣地區、達縣市分別更名為達川地區、達川市,並將巴中、通江、南江、平昌4縣劃歸新設立的巴中地區。1999年6月,撤銷達川地區,設立地級達州市,原縣級達川市改設通川區。2013年7月,撤銷達縣,改設達川區。
Remove ads
自然資源
達州是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中國苧麻之鄉、中國油橄欖之都、中國黃花之鄉、中國富硒農產品之都。礦產儲量十分豐富,已探明可開發利用礦產資源28種,其中,天然氣資源總量3.8萬億立方米,探明儲量7000億立方米,是繼新疆塔里木、內蒙古鄂爾多斯之後全國最具開發潛力的大氣田,是國家「川氣東送」工程的起點,到2015年,天然氣年生產能力將達到200億立方米、天然氣淨化附產硫磺達到400萬噸,達州將成為亞洲最大的硫磺生產基地;煤炭儲量7.3億噸,火電裝機容量200多萬千瓦;石灰石儲量5億噸;苧麻種植面積51萬畝,占全國的30%。
地理
跨東經106°39′45″—108°32′11″,北緯30°19′40″—32°20′15″,東西綿延177.5公里,南北長223.8公里。地貌山、丘、谷、壩俱全,以中低山,丘陵地貌為主,占轄區面積的98.8%,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地形複雜高差懸殊大。全市平均氣溫14.7℃—17.6℃,多年平均降水量1100mm左右,無霜期258—300天[2]。
政治
Remove ads
人口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5,385,422人[13]。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5,468,097人相比,十年共減少了82,675人,下降1.51%,年平均增長率為-0.15%。其中,男性人口為2,769,844人,占總人口的51.43%;女性人口為2,615,578人,占總人口的48.57%。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5.9。0-14歲的人口為931,024人,占總人口的17.29%;15-59歲的人口為3,249,987人,占總人口的60.35%;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204,411人,占總人口的22.36%,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967,394人,占總人口的17.96%。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2,682,166人,占總人口的49.8%;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2,703,256人,占總人口的50.2%。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5,333,590人,占99.04%;各少數民族人口為51,832人,占0.96%。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減少92,094人,下降1.7%,占總人口比例下降0.19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9,419人,增長22.21%,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19個百分點。
交通
達州處於成都、重慶、西安、武漢四大名城交匯輻射的中心地帶,歷為川渝鄂陝結合部物資集散地和商貿中心,是國家公路運輸179個主樞紐和四川規劃的12個次級綜合交通樞紐之一。「鐵公水空」形成立體交通網絡,高速路到成都四個半小時、重慶兩個小時、西安四個小時、武漢六個小時。達州站是西南第四大火車站, 達萬高速可直通萬州港,達州金埡機場直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昆明等城市,渠江航運經重慶可直達上海。
210國道過境。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產業發展
為貫徹省委「三大發展戰略」,全市上下將全面實施城市「642」、工業園區「15221」和企業「百十一」三大總體戰略工程。目前已形成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機電、醫藥、紡織、食品加工、商貿物流等為主體的產業體系;全市「1+7」園區發展格局初步構建,4個園區進入省產業園區「1525」工程。其中,達州經濟開發區已成為川東北地區建成面積最大、設施最完善的工業園區,已入駐項目73個,正準備申報國家級開發區,宣漢普光、大竹、渠縣工業園區已列入《四川省「十二五」經濟開發區發展規劃》。達州農產品加工集中區獲得國家農業部「全國農產品加工基地」稱號。
城市榮譽
2017年12月24日,達州入圍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14]
2020年6月9日,達州獲評四川省促進服務業發展工作先進市黨委、政府。[15]
紅色歷史
達州是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徐向前、李先念、許世友等曾在這裡參戰,出了張愛萍、陳伯鈞、向守志、魏傳統等50多位共產黨將軍。
飲食
燈影牛肉、大竹東柳醪糟、渠縣三匯果醋、觀音豆腐乾、鳳凰柚,萬源萼貝、舊院黑雞、大竹紅香椿等。
山水景觀
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贊達州為「西南奇勝」。歷代能工巧匠、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蹟。全市現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2個、3A級旅遊景區4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國家級森林公園2個,國家級地質公園1個。
特產
達州橄欖油:中國地理標誌產品。
建築物
98 Maliu Avenue 是一棟 26 層的住宅和零售大樓,位於北緯 31°11'28"、東經 107°30'43"。直到 2015 年,這棟大樓的屋頂上還矗立著一座電線塔。98 Maliu Avenue 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屋頂設有電線塔的高層建築。[1], [2]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