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友愛北

香港屯門區區議員選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友愛北
Remove ads

友愛北(英語:Yau Oi North,代號:L06)是香港屯門區議會下轄的選區,1994年設立,2023年取消,末任區議員為獨立民主派人士林明恩

快速預覽 友愛北 Yau Oi North, 國家/地區 ...

範圍

選區位於屯門市中心南部,包括友愛邨愛曦樓、愛明樓、愛德樓、愛禮樓,以及位於皇珠路以南的豐景園海典軒屯門游泳池青山灣消防局屯門公園等社區設施。設立時只包括友愛邨北部的樓宇,名稱亦由此而來。與其相連的選區有屯門市中心兆置友愛南兆翠以及恆福,並與富新龍門選區以屯門河相隔。選區因應人口分佈設有兩個投票站,分別位於友愛邨內的伊斯蘭學校以及皇珠路附近的仁濟醫院何式南小學

沿革

友愛邨於1979至1981年入伙,於1982年區議會選舉劃入雙議席屯門東南選區。

1985年區議會選舉,因應友愛邨已全面入伙,人口大幅超出原有選區的負荷,原有屯門東南選區以友愛邨全邨及周邊範圍劃出雙議席的友愛選區,該屆選舉由蔣月蘭及楊淑泉以三千餘高票當選區議員(蔣月蘭3,253、楊淑泉3,218、陳雲生1,502、陳卓華1,311、溫兆祥878)。[4]

1988年區議會選舉,蔣月蘭及楊淑泉再次當選連任,而蔣月蘭當時為匯點成員(蔣月蘭2,109票、楊淑泉2,071票、陳雲生1,830票); 1991年區議會選舉,除親中派新界西居民聯會候選人陳雲生及競逐連任的匯點港同盟成員蔣月蘭屯門展望社楊淑泉參選外,蔣月蘭更帶領當時同屬匯點港同盟成員馮德華參選,最終由陳雲生及蔣月蘭(2,392票及2,363票)擊敗楊淑泉和馮德華(1,961票及1,955票)。

1993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改革區議會,取消所有委任議席及雙議席選區制度,全面實行單議席單票制,並改由選區分界及選舉事務委員會制定,區議會選區數目亦隨人口變動而大幅增加,友愛北選區由原有的雙議席友愛選區分拆而成,當時包括愛曦樓、愛明樓、愛德樓、愛禮樓及愛信樓,北面則延伸至屯門公園

1994年區議會選舉新界西居民聯會成員陳雲生轉到此區爭取連任,未有對手報名之下自動當選,同時蔣月蘭亦在友愛南選區連任,延續二人在邨內的競爭。選後1997年陳雲生加入民主建港聯盟,專責屯門區內的發展。此後陳蔣二人於1999年區議會選舉2003年區議會選舉自動當選連任。

2007年區議會選舉,因應恆福選區內南浪海灣嘉悅半島入伙而帶動人口增長,位於皇珠路以南的豐景園海典軒以及屯門游泳池青山灣消防局等社區設施劃入本區。議席由報稱獨立民主派的林立及時任議員陳雲生爭奪,最終陳取得三分二得票成功當選連任。

2011年區議會選舉,因應友愛南人口不足,愛信樓由友愛北改劃到友愛南,林立以民主黨名義參選,陳以三分二得票成功連任。

2015年區議會選舉,經泛民協調機制下,由工黨李卓人立法會議員辦事處幹事譚駿賢參選、林立則以友愛安定民生發展同盟名義參選,基於陳雲生長期狙擊李卓人未有通報收取黎智英捐款一事,使本區成為另類焦點。最終譚駿賢取得1,731票,以115票之差,擊敗1,616票的陳雲生當選,而林立只得92票。而譚駿賢當選,亦使工黨在三個立法會議員的選區內都有區議員。譚上任後已表明,下屆將不再尋求連任,並安排助理林明恩接棒在2019年區議會選舉競逐本區議席。民建聯派出新人葉俊遠挑戰林明恩。最後林明恩以超過1,700票擊敗葉俊遠當選,使民主派自1991年之後再度統一友愛邨。

2020年12月23日,林明恩與同為屯門區議員的林健翔在社交平台發文,宣布已於10月31日退出工黨。兩人表示感謝組織及黨友過往的支持,相信未來會在爭取民主,和對抗拒社會不公義的路上再聚。他們又指,希望有一天香港人及一眾打工仔女可以有尊嚴地生活。[5]2021年7月,因應政府計劃追討協助民主派初選區議員的酬金津貼傳聞所帶動的區議員辭職潮中,林明恩辭去區議員職務。

Remove ads

歷屆議員

為方便比較,以下列表包括友愛南選區。

更多資訊 選區名稱, 屆別 ...

歷屆選舉結果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Remove ads

資料來源與註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