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雙言巧語
一种修辞手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雙言巧語(英語:doublespeak)是一種故意扭轉或隱藏原意的修辭法,常為政治組織、軍隊、企業或公關宣傳領域使用,有時候可以視為一種委婉或政治正確的表達方式,但在用於政治組織、軍隊或企業的場合,現代通常稱為「雙言巧語」。
![]() |
其語出1948年喬治·奧威爾所著的反烏托邦小說《一九八四》中的兩個專有詞彙:「雙重思想」(Doublethink)及「新語」(Newspeak)。雖然書中並未直接使用此詞,但當該書風行歐美以後讀者即以此二詞自創混成詞。[1]依照奧威爾式辭書學的定義,雙言巧語的目的是蓄意為政治用途創造新的字彙,這不但具有政治的意圖,同時也試圖影響字彙使用者的態度。
Remove ads
範例
以下為雙言巧語的範例:
- 暴動、騷亂:抗暴、起義
- 恐怖分子:自由鬥士
- 協助歸國:遣返
- 內部統一:整肅
- 種族淨化:種族滅絕
- 最終解決方案(Endlösung):猶太人大屠殺(Holocaust)
- 強化審訊技術:酷刑
- 濕刑(Wet work)、制裁、定點清除:暗殺
- 反戰主義:綏靖主義、投降主義
- 呼籲和平:袒護侵略者[2]
- 北約東擴:前華約組織成員自願加入北約
- 終止適用(cease to apply)、精準化:廢除
- 職業訓練、生產教育:勞改
- 苦難行軍:朝鮮飢荒
- 三年困難時期、三年自然災害:大躍進饑荒
- 維穩:消滅反對人士、滅絕反對聲音
- 完善選舉制度:作秀選舉、虛假選舉
- 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去極端化培訓班:集中營、再教育營
- 全域靜態管理、保持原地相對靜止、原則居家:封城[3]
- 竄訪:訪問
- COVID-19:武漢肺炎[4]
- 再教育營:集中營
- 八千湘女上天山:拐賣婦女[5]
Remove ads
參見
註腳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