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古眼蝶

一种蝴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古眼蝶
Remove ads

古眼蝶學名Palaeonympha opalina),又名銀蛇目蝶

快速預覽 古眼蝶, 科學分類 ...
Remove ads

描述

本種略具雌雄二型性,為中型眼蝶,體背暗褐,腹面淺褐或灰白色。

雄蝶:頭黑褐帶乳黃色,中段及下唇鬚具灰白雜毛;觸角黑褐有乳白紋,末端裸露;前足退化。翅背面褐色,外側較淡,有細毛;前翅長24-28 mm,近三角形,具一明顯眼紋於M1室;後翅圓形,M1與CuA1室內常見眼紋,另有亞外緣黑褐色波狀線。翅腹面泛灰白至淺黃褐,具兩道暗色線與多枚眼紋與環紋,部分具銀點。雄蝶前翅中室與M室後方具深色性標。緣毛褐色。

雌蝶:形態與雄蝶近似,但體型較大、翅較寬,底色較淡,無性標,前足發達。[1]

分佈

分佈於中國中西部及台灣,中國為指名亞種(P. opalina opalina)。

台灣分布於海拔500至2000公尺山區,為 macrophthalmia 亞種。[2]

棲地

棲息於常綠闊葉林緣與林下,一年一代,成蝶飛行緩慢,活動期為春季至初夏(3至6月)。幼蟲以莎草科紅果薹為主食,偶見在禾本科細穗草產卵,但後者生長於珊瑚礁岩岸,接觸機會較低。[1]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