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簡稱臺中市文化局)是中華民國臺中市政府所屬的一級行政機關,專責推動臺中市各項藝術文化工作的行政機關。
歷史
- 1976年10月25日,企業家何永創辦的文英基金會所捐建的「臺中市立文化中心」完工,是臺灣第一個文化活動機構。
- 1980年8月,臺中市立文化中心英才路館舍開工。
- 1983年11月12日,英才路館舍完工並正式啟用,定名為「臺中市立文化中心」。(臺中市立文化中心落成啟用後,原雙十路文化中心併為分館,改稱「文英館」。)
- 1987年4月4日,位於北屯區興安路北屯兒童公園內的「兒童館」完工。
- 1989年4月1日,位於北區學士路的中正公園裡「中山堂」完工,觀眾席計有1,658席。
- 2000年1月12日,臺中市立文化中心改制為「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惟英才路館舍仍繼續使用文化中心舊稱。
- 2000年3月1日,臺中縣文化局成立。
- 2002年7月1日,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將文英館登錄為臺中市歷史建築。7月12日,臺中市政府文化局由府內一級單位改為所屬一級機關(府外局),更名為「臺中市文化局」。林輝堂擔任首任局長。
- 2006年8月4日,位於南屯區的「文心森林公園暨圓滿戶外劇場」完工啟用。
- 2008年1月28日,位於西屯區的「台中大都會歌劇院」開工。
- 2010年2月4日,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今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成立「臺中市文化資產管理中心籌備處」。12月25日,因臺中市縣合併,臺中縣文化局與臺中市文化局合併為「臺中市政府文化局」,並搬遷至臺灣大道市政大樓八樓,葉樹姍擔任首任局長。文化局下轄臺中市立大墩文化中心、臺中市立葫蘆墩文化中心、臺中市立港區藝術中心、 臺中市立屯區藝文中心與臺中市文化資產管理中心等臺中市政府二級機關。
- 2013年1月1日,大墩文化中心、葫蘆墩文化中心、港區藝術中心、屯區藝文中心,由臺中市政府二級機關改為文化局內部單位。
- 2014年2月7日,臺中市文化資產管理中心改組為「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 2015年8月4日,成立「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籌備處」。[1]
- 2016年3月1日,合併各區圖書館[2]與大墩文化中心圖書館、葫蘆墩文化中心圖書館,成立「臺中市立圖書館」。[3]3月16日,成立「臺中市立美術館籌備處」。2018年10月17日,原臺中兒童藝術館改造成立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成為臺中市第一個公立市級博物館。8月25日,臺中大都會歌劇院全館完工後,正式捐贈給中華民國文化部,由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管理並更名為臺中國家歌劇院。
- 2024年3月1日,「臺中市立美術館」行政系統正式運作。
Remove ads
歷任首長
- 臺中市立文化中心主任
臺中縣文化局局長
-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局長
組織架構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置局長、副局長二名、主任秘書各一名,專門委員二名。
並設以下行政單位:
文化局相關場地
-
圓滿戶外劇場
-
臺中文學館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