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北101夥伴碑
紀念工人施工期間因地震而殉職的紀念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事由
台北101建造時,頂樓共有四座澳洲進口的塔式吊車,分架於東南西北四方位,東西兩側負載能力約三百四十噸,南北兩側負載能力約一千三百五十噸負載能力,其中只有南北兩側塔吊的夾支層有加裝以防掉落的固定護條[1]。
2002年3月31日下午2點52分54秒,花蓮強震,位在台北101第五十六層頂樓的東、西側塔吊機具塔吊因搖晃角度過大,再加上載運數公噸的鋼筋,栓在塔吊人字臂間的高張力螺絲無法負荷而鬆脫,在塔吊操作的陳信陽、陳又禎因此隨人字臂掉落[2]。
工人孫同英、陳錦水被送往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救治,但孫同英到院前死亡,陳錦水則於深夜10點51分不治[4]。
此次五條人命,一度引發二家殯葬業者搶生意。一家向另一家撂下狠話,將出動天道盟份子「主持公道」,並向某臺北市議員說臺北市政府警察局與另一家殯葬業者利益輸送,導致該議員隨後致電大罵警方。最後兩家殯葬業者經過協商,同意讓第三家殯葬業者承攬,利益由三家均分。[10]
Remove ads
立碑
台北101夥伴碑文
從這裡延伸出去 From here, all you see was sculpted,
每一角落 每一片段 piece by piece,
都有他們生命刻畫的軌跡 through years of devotion.
獻給所有親身參與台北101夥伴 Dedicated to all the partners in TAIPEI 101 Project.
特別紀念因工往生者 Especially commemorating
陳又禎 陳錦水 林建成 孫同英 陳信陽 張達權 Chen You-zhen Chen Jin-shui Lin Jian-cheng Sun Tong-ying Chen Xin-yang Chang Da-guan
每一角落 每一片段 piece by piece,
都有他們生命刻畫的軌跡 through years of devotion.
獻給所有親身參與台北101夥伴 Dedicated to all the partners in TAIPEI 101 Project.
特別紀念因工往生者 Especially commemorating
陳又禎 陳錦水 林建成 孫同英 陳信陽 張達權 Chen You-zhen Chen Jin-shui Lin Jian-cheng Sun Tong-ying Chen Xin-yang Chang Da-guan
「
」
2002年4月4日,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成員約廿人,赴臺北市政府陳情,希望臺北市政府促使為這五名勞工建立工殤碑。罹難勞工林建成的兄長林建信說,補償都是一時的、短期的,若要永遠記下這些勞工的貢獻以及強化民眾對施工安全的觀念,建立工殤碑是可行的方式。臺北市政府勞工局局長鄭村棋接見時表示支持此一構想,願向時任臺北市市長馬英九報告,並全力促成建商建碑。[11]
4月6日,臺北市立第二殯儀館舉辦頭七法會,由法鼓山果東法師主持,時任臺北市市長馬英九率領臺北市政府勞工局局長鄭村棋、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局長陳皎眉、臺北市政府新聞處處長吳育昇等首長,向五名罹難者牌位上香。馬英九在場表示會支持金融大樓周邊擇地興建工殤紀念碑的想法。[12]
2002年4月26日,中華民國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台北市產業總工會及台北金融大樓公司,共同在台北金融中心工地前舉行記者會,宣布將在該中心內設立紀念碑[13]。
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台北市產業總工會共同推動、歷經廿餘次會議才定案工殤碑,幾經討論,最後碑取名「夥伴」[7]。以七彩琉璃透明材質、高3公尺、厚約60公分、寬2公尺的規模,將上萬名勞工姓名臚列其上,共七座[7][14]。除紀念331大地震身亡的五名工人,還包含之後因工安辭世的張達權[14]。
2004年4月28日,國際工殤日,工殤碑動工[7][14]。由李祖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以七巧板拼貼的概念,象徵來自各國的工作夥伴打造新地標的合作精神[15]。琉璃磚委由新加坡業者製作,每顆磚頭刻上四個名字,一共有一萬五千名以上的相關人員列名[15]。工運團體定於4月28日舉行工殤碑活動,2007年舉行落成[16]。
Remove ads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