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史良
中国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史良(1900年3月27日—1985年9月6日),字存初,江蘇常州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學家、社會活動家及政治人物,原副國級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首任部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她於1942年加入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後歷任民盟第一屆中央常委、副主席,第二、三屆中央副主席。1979年10月,當選為民盟第四屆中央主席。在擔任民盟第五屆中央主席期間,於1985年9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生平

1900年3月27日,史良生於江蘇省常州的觀子巷,排行第四。他的曾祖父史致澤和祖父史紫珍都是舉人,祖父還在浙江任鹽官多年,父親史剛反對科舉,遂以教書為生,母親劉璇。1913年,入讀女子師範附小讀四年級。1918年,入讀女師。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並擔任「常州女師同學會」會長,參加學界聯合會。1923年,史良從武進縣立女子師範畢業後,進入上海法政學院學習法律。1925年在五卅運動中被捕。釋放後主編《雪恥》,宣傳民族獨立,反對列強侵略。1926年在學習就讀期間,曾參加學潮,組成護校團,後脫離法政大學進入上海法科大學。[1]
1927年,上海法科大學法律專門部畢業後,史良被配到南京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政治工作人員養成所工作;1930年,又出任青島國民黨特別市黨部訓政科主任;1931年,回上海開業任律師,是上海律師公會的執行委員;並加入了中共在上海的外圍組織「革命人道互濟總會」,任該會的律師,辦理營救鄧中夏、任白戈、方知達等中共地下黨員的多起案件。1931至1937年間,居住上海復興坊1號。1937年,離開上海去武漢、重慶等地從事抗日救亡活動。[2]
九一八事件後,史良則積極參加抗日運動,參與發起組織「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婦女界救國會」、「文化界救國會」等民間組織。1936年,擔任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常務委員,11月被捕,是「七君子之獄」中唯一的女性。抗日戰爭期間,史良擔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1942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的前身中國民主政團同盟,1949年9月21日,以民盟代表的身份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共和國成立後,史良擔任第一任司法部部長,是當時僅有的兩位女性部長之一(另一為衛生部部長李德全)。1957年反右運動中幫助共產黨「揭發」民盟內章伯鈞、羅隆基等「右派」(發言刊於1957年6月14日《人民日報》等主要報紙上[3]);1979年,任民盟主席。曾歷任司法部部長和政務院政治法律委員會委員,全國婦聯執行委員、副主席;第二、三、四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五、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常委,第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4]。
Remove ads
個人生活
紀念
2014年6月12日,常州大學成立史良法學院,由民盟常州市委和常州大學共建辦學。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