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葉·哈伯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埃德加·伊普塞爾·哈伯格(Edgar Yipsel Harburg;1896年4月8日—1981年3月5日),常稱葉·哈伯格(Yip Harburg),是一位美國流行歌曲作詞家,曾與許多著名作曲家合作,作品包括《兄弟,能給我一毛錢嗎?》和《綠野仙蹤》配樂(如《彩虹之上》)等[1],倡導種族、性別平等。[2][3]
生平
他於1896年4月8日出生於紐約市下東區,原名伊西多爾·霍赫伯格 (Isidore Hochberg)[1][4],父親劉易斯和母親瑪麗·里辛(Mary Ricing)[5]是從俄羅斯移民而來的說意第緒語[4]的正統派猶太人[6][7]。
他就讀於湯森哈里斯高中,在那裡認識同樣喜愛吉爾伯特與薩利文的艾拉·格什溫,成為好友[8],後就讀紐約市立學院[9],結婚並生了兩個孩子後,開始在當地報紙上寫詩。他是聯合電器公司(Consolidated Electrical Appliance Company)的聯合創始人,但該公司在1929年華爾街股災後破產,給哈堡留下了50,000至70,000美元的債務[10]。
艾拉·格什溫將哈伯格介紹給傑伊·戈爾尼,開始為百老匯創作歌曲。他的《兄弟,能給我一毛錢嗎?》在大蕭條時期風靡全國。後來,他獲得派拉蒙的合同,前往好萊塢工作,憑藉《彩虹之上》獲得奧斯卡最佳音樂原創歌曲獎。但他同時也依舊創作音樂劇,反映工人階級生活以及種族主義,如《菲尼安的彩虹》(1944)。
Remove ads
儘管從未加入過美國共產黨[11](他曾是社會黨黨員,並開玩笑說「Yip」是青年社會主義聯盟的縮寫[12]),但他還是被列入黑名單。[13]
他的名字出現《紅色頻道》中,因為參與好萊塢民主委員會,並拒絕指認共產主黨,導致他從1950年[14]到1962年整整十二年被禁止在好萊塢電影、電視和廣播中出現[15]。期間,他無法出國旅行,因為他的護照已被吊銷[16]。音樂劇《Flahooley》(1951)由哈伯格作詞,諷刺了美國的反共情緒,曾在百老匯上演[17]。
1981年3月5日,哈伯格在洛杉磯日落大道上開車時去世,享年84歲。雖然最初報道他死於交通事故[1],後來確認為是在紅燈停車時心臟病發作[18]。
榮譽
1940年,哈伯格憑藉《綠野仙蹤》與哈羅德·阿倫共同榮獲奧斯卡最佳音樂原創歌曲獎。此外,他還與阿倫一起憑藉《月宮寶盒》(1943年)、與傑羅姆·科恩一起憑藉《歌聲不斷》(1944年)獲得奧斯卡最佳音樂原創歌曲獎提名。
1972年,哈伯格入選歌曲作者名人堂。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