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呈坎村

安徽之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呈坎村map
Remove ads

29°55′17″N 118°16′53″E

快速預覽 呈坎村古建築群,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Thumb
隆興橋
Thumb
潨川河環秀橋

呈坎村是中國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呈坎鎮的一個村,呈坎鎮政府駐地,原屬歙縣,已被列為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面積8.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60人。

呈坎村的盆地海拔180-190米,周圍8座山峰環繞,海拔300米。潨川河自北向南流過村落東側,全長19公里,匯入豐樂河,再匯入練江以及新安江。東西兩側有東邊坑、西邊坑等若干小溪匯入。村內還有2007年人工開挖的永興湖。

呈坎村是徽州傳統村落的典型代表,按照風水理念進行選址和空間布局,充分體現宗族社會、程朱理學和徽商文化的強烈影響。

歷史

呈坎羅氏自唐末由江西南昌柏林遷至呈坎建村,一世祖羅文昌和羅秋隱二人是堂兄弟,分別居於前村和後村,形成前羅、後羅二宗。

呈坎羅氏自宋代進入仕途,羅汝楫官至吏部尚書、龍圖閣學士,累贈少師[1]

建築

呈坎村內有大量的保存較好的明清古建築,其中羅東舒祠於1996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宋代長春大社、元代羅會泰宅環秀橋,明代隆興橋,以及大量明代民居,包括文獻祠鍾英樓(更樓)、下屋羅純夫宅燕翼堂羅潤坤宅石柱廳首善儒宗宅門樓、羅永祈宅、羅永寧宅、,共計20處古建築,以呈坎村古建築群的名義,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013年3月,呈坎村又有28處古建築作為呈坎村古建築群的擴展項目,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

祠堂

祠堂是徽州宗族村落社會的核心,包括宗祠、支祠、房祠,祠堂建築的規模體現宗族的盛衰。呈坎村僅羅族祠堂就曾多達二十餘座。

呈坎羅氏有前羅、後羅二宗,分別建起前後羅族兩座宗祠,分別祭祀兩位始祖羅文昌和羅秋隱。呈坎前後羅族兩座宗祠同始建於明代弘治十一年戊午(1498年)。

祭祖

呈坎前後羅族祠堂的祠祭分為冬祭何春、秋二祭。呈坎前後兩座宗祠(羅氏世祠和文獻祠)在冬至舉行冬祭,前羅的支祠如東舒公祠、一善祠實行春、秋二祭(農曆二月十六日和七月十六日)。上述四座祠堂的祭祀最為隆重,『少牢』規格,俗稱「豬羊祭」。新年初一日到宗祠「慶新歲」謁祖、團拜,並領麵食「元寶」。

元宵節,呈坎村舉行「擠饅頭」儀式,前羅、後羅氏宗族分別在羅氏世祠和文獻祠,從長春大社、永興社抬來神像,將祠堂大門留下僅容一人通過的縫隙,族內男女老幼擠進祠堂者,即得到壽桃一對。[4]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