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
1958年启用的一个4E机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IATA代碼:HET;ICAO代碼:ZBHH)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機場名稱中的「白塔」得名於其附近的古蹟萬部華嚴經塔。
Remove ads
歷史
呼和浩特白塔機場位於呼和浩特市東面14.3公里處,於1958年10月1日建成通航。
1991年12月1日,國務院批准白塔機場為航空口岸機場。
1992年3月31日正式對外開放。
白塔機場歷史上歷經1986年、1996年兩次大規模擴建。2007年6月,呼和浩特白塔機場最近一次擴建工程完工,航站區新建一座航站樓,面積54,499平方米,可滿足年吞吐旅客300萬人次的使用要求;航站樓北側建高架橋,南側指廊安裝11部登機廊橋。同時投入使用的新停機坪使用面積為37.4萬平方米,可同時停放32架飛機,可降落波音747-400等大型客機,同時可保證A380飛機在超重條件下的備降。飛行區配套建設助航燈光、導航、氣象、飛行區消防等設施。因白塔機場的規模的擴大和地理因素,將成為首都機場的第一大備降機場。
中國民用航空總局於2007年7月12日對「呼和浩特白塔機場」的更名請示作出批覆:根據國務院發布的《地名管理條例》和《民用機場使用許可規定》(民航總局156號令),「呼和浩特白塔機場」更名為「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英文名稱為「HUHEHAOTE BAITA INTERNATIONAL AIRPORT」[2]。
目前,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E級,有一條長3600米,寬45米的跑道,原有跑道被延長改為平行滑行道,5萬平方米的候機樓可以滿足高峰時刻9000人次/小時,年吞吐旅客量為300萬人次,擁有全向信標台(VOR)、衛星電話站、氣象雷達、雙向儀表著陸系統(ILS)等先進的導航設備。2006年,白塔機場經營航線48條,其中,國內航線44條,國際航線3條,地區航線1條,通航城市35個。
2012年10月,呼和浩特正式啟動呼和浩特新機場項目。
截止2013年,呼和浩特機場已開通132條航線,通達63座城市。當年旅客吞吐量超過615萬人次。2015年白塔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超過744萬。2017年,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35萬人次,成為中國第32個千萬級機場。
201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批覆了關於呼和浩特敕勒川國際機場(後被正式命名為呼和浩特盛樂國際機場)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同意建設新機場。
2020年3月19日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緩和後,在防控境外輸入型病例期間,為緩解北京防疫壓力,進入北京的部分國際航班將分流至呼和浩特機場、天津機場等多地機場[3]。國航CA926(來自東京/成田)、CA722(來自明斯克)、CA950(來自米蘭/馬爾彭薩)等多個航班在此機場降落檢疫。
2023年1月8日起,國家衛健委取消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甲類傳染病防控措施,也不再對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客運航班採取分流措施。上述所有航班恢復由北京首都機場入境。
根據2025年1月中國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發布的《關於公布2025年全國航空情報數據變更計劃的通知》,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預計於2025年11月27日關閉,所有航班轉場至呼和浩特盛樂國際機場。[4]
Remove ads
航空公司及航點
統計
![]() |
請參閱源Wikidata查詢.
地面交通
- 往市區方向途經:市政府、萬達廣場、團結小區、長樂宮、錦江之星、昭君大酒店、火車站
- 往機場方向途經:火車站、民航售票處
票價:¥15,車程:20–30分鐘。
往市區方向
- 113路 開往交通銀行內蒙古分行
- 118路 開往交通銀行內蒙古分行
- 12路 開往公交三公司
- 社區31號線 開往公交三公司
呼和浩特的士起步價是¥8(2公里),之後每公里¥1.5,不設燃料附加費。從機場到市區的士收費大約¥38。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