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嘉當隕石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嘉當隕石坑(Cartan)是月球正面位於成功灣北岸的一座小撞擊坑,其名稱取自法國數學家埃利·約瑟夫·嘉當(1869年-1951年),1976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准接受。
描述
該隕坑西北偏西毗鄰邦貝利隕石坑;北面靠近戴里隕石坑;阿波羅尼奧斯隕石坑位於它的東側;東南偏南及西南分別坐落著康登隕石坑和阿米希諾隕石坑。嘉當隕石坑東北瀕臨長存湖,東面和東南遠眺浪海和泡沫海,向南40公里則是成功灣和豐富海[1]。 該隕坑的中心月面坐標為4.24°N 59.29°E,直徑15.62公里[2],深度約2.508公里[3]。
嘉當隕石坑外觀大致圓形,南北向略長,東側壁覆蓋了一座直徑4公里的月坑,而南側一座小撞擊坑將它與衛星坑阿波羅尼奧斯 H連成一體,三者組成了一串伸向康登隕石坑西北偏北的短鏈坑。嘉當隕坑坑壁平均高邊地形560米[4]。杯狀的坑底相對平坦,直徑約為坑沿的一半,除散布有一些細小的隕坑外,地表沒有其它的典型結構。坑底與壁頂間的落差東側為2公里,西側是1.5公里。
基於隕石坑數量的一種推論認為,該地區包括嘉當隕石坑在內的一些撞擊坑,是危海盆地創建時形成的次生坑鏈。因此,其形成時間約屬於酒海紀或更早的前酒海紀。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