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波羅尼奧斯環形山
月球撞击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波羅尼奧斯環形山[1](拉丁語:Apollonius)是位於月球正面東側邊緣上的一座古老的撞擊坑,形成於酒海紀時期[2]。以古代三位偉大的幾何學家之一,古希臘數學家阿波羅尼奧斯(公元前262年-公元前190年)之名命名,1935年被國際天文聯合會批准接受。
描述

阿波羅尼奧斯環形山坐落在浪海西側和豐富海成功灣東北間的高地區。西鄰小隕坑邦貝利和嘉當,西北是戴里隕石坑、東北坐落著費爾米庫斯隕石坑、西南是湯利和柏帝隕坑;康登隕石坑在南面;東南則是泡沫海[3]。該隕石坑的中心月面座標為4.51°N 60.96°E,直徑50.66公里[4],深度2.75公里[5]。
隕石坑的坡壁上覆蓋著眾多小撞擊坑,坑壁高出周邊高地1150米[2]。坑底已被熔岩淹沒,表面較為平坦,反照率較高,除幾座小隕坑外無其它明顯的地貌結構,內部總容積約2300公里³[2]。
衛星隕石坑
按照慣例,最靠近阿波羅尼奧斯環形山的衛星坑在月表地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中心點的旁邊。

以下撞擊坑已被國際天文聯合會更名:
- 阿波羅尼奧斯 C — 查看阿米希諾隕石坑;
- 阿波羅尼奧斯 D — 查看嘉當隕石坑;
- 阿波羅尼奧斯 G — 查看湯利隕石坑;
- 阿波羅尼奧斯 K — 查看艾博特環形山;
- 阿波羅尼奧斯 P — 查看戴里隕石坑;
- 阿波羅尼奧斯 T — 查看邦貝利隕石坑;
- 阿波羅尼奧斯 W — 查看柏帝隕石坑。
- "阿波羅尼奧斯 N"是一座有二座同心環壁的隕石坑;
- "阿波羅尼奧斯 W"是曾被記錄到在日食期間溫度發生異常的隕坑之一,其原因為這些隕坑的地質年齡不長,表面尚未形成能產生隔熱作用的表岩屑覆蓋層。
- "阿波羅尼奧斯 B"和"阿波羅尼奧斯 L"被月球及行星觀測者協會(ALPO)列入《內側壁坡帶有幽暗輻射條紋的撞擊坑列表》[6]。
Remove ads
飛船著陸點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