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回復效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回復效應(recovery effect)是電池使用時的一種現象,是指電池可用的能量會小於充電能量和已消耗能量的差。直覺來看,這是因為能量已在電池邊緣消耗,而且電荷還沒有在電池裡均分佈[1]

電池若持續的供電,其電壓會平順的遞減,但若電流有中斷,中斷之後會因為回復效應而讓電壓略有提昇[2]

可以用KiBaM電池模型[3]鉛酸電池的回復效應[1][4]。有些電池因著回復效應,若交替的進行放電及不放電,而不是持續放電,其壽命可以延長45%[5]。回復效應的效果和電池負載、回復時間以及放電深度有關[6]

此現象在鉛酸蓄電池裡非常的明顯,但在鹼性電池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中是否有現象仍有爭議。例如,有一個系統性的實驗個案研究[7]發現用這些電池進行間歇放電時,可用能量反而比相同平均電流的連續放電要少。這主要是因為相同平均電流的間歇放電,因為高峰值電流造成的過電位增加。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