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電量損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電量損失或容量損失(Capacity loss或capacity fading)是蓄電池的一個現象,隨著使用次數增加,充電後,在額定電壓下可提供的電量漸漸減少[1][2]。
2003年時曾報導鋰離子電池在充放電500次後,電量減少12.4%至24.1%,平均每次充放電減少0.025–0.048%[3]。
應力因素
鋰離子電池的電量損失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包括環境溫度、放電速率,以及電量狀態(SOC)。
電量損失和溫度有很大的關係,若溫度在25 °C,電量損失最小,溫度距離25 °C越遠,電量損失都越大[4][5]。
電量損失對充放電速率(C-rate)很敏感,充放電速率越大,每次充放電的電量損失越大。鋰離子電池低放電速率下的電量損失主要是因為化學機制的退化,而高充放電率下的電量損失則是因為機械結構的退化[6][7]。
以鈷酸鋰作為陽極的鋰離子電池,其電量損失和每次充放電的平均SOC以及SOC變化(ΔSOC)有關。頭五百次充放電時,平均SOC對電量損失的影響比較大,在之後的測試,電量損失則是受SOC變化所影響[8]。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