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務院政治研究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國務院政治研究室是「文革」運動後期為全面整頓的目的而設立的一個機構。它不是以前曾存在過的「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與後來(1988年始存在而至今日)的「國務院研究室」亦無關聯。

機構始末

「文革」中,鄧小平林彪隕滅後於1973年復出,採納李新抗戰時期鄧小平的老部下,在鄧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書記時曾擔任北方局組織部組織科長)的建議,設立政治研究室,隸屬國務院國務院政治研究室(以下簡稱政研室)於1975年6月成立,存在了4年,到1979年與中央辦公廳研究室合併。政研室作為「全面整頓」時期黨中央國務院的參謀班子和寫作班子,由鄧小平直接領導。

當時政研室有過七位名義上的負責人——胡喬木吳冷西胡繩熊復于光遠李鑫鄧力群(前六位系經鄧最初提議[1],後來加上了鄧力群),但經常視事者只有胡喬木、于光遠和鄧力群。政研室初未設主任,胡喬木是主要負責人。

根據政研室骨幹成員馮蘭瑞回憶記述,該機構曾歷經如次之幾個階段:一、起草出《論全黨全國各項工作的總綱》(即《論總綱》)[2]以及《科學院工作匯報提綱》[3]等文件;二、在「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中這些文件被列為「大毒草」遭到批判,政研室更被污衊為「鄧記謠言公司」,其工作及職能遭到阻撓破壞;三、「四人幫就捕之後,政研室成員各自積極著文發表,撥亂反正,批判「四人幫」;四、1977年初(時鄧小平尚未再次復出),國務院即擬議撤銷政研室,至7月間鄧正式復出前後乃決定保留[4];五、1978年6月,「國務院政治研究室」正式改稱「國務院研究室」,其後所做的事情常與中國社會科學院難分彼此(或因三位負責人胡喬木于光遠鄧力群均兼任這兩個單位的領導)[5];六、1979年,在中共中央的理論務虛會之後,「國務院研究室」最終併入中央辦公廳研究室,政研室自此不復存在。[6]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