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際搜索與救援諮詢團
聯合國機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國際搜索與救援諮詢團(英語: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 Advisory Group,縮寫:INSARAG,又譯作:國際搜索救援諮詢小組[註 1]),是聯合國框架下負責協調國際搜索與救援工作的機構,成立於1991年,秘書處設於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
INSARAG遵循聯合國大會57/150號決議《加強國際城市搜索救援援助的效力和協調》[1]和人道主義原則,致力於增強國際城市搜索救援的有效性和協調性,推進災害多發國家的災害救援能力建設,以挽救更多生命、減少痛苦、降低災害影響。INSARAG制定國際救援協作的通用流程和體系,編寫城市搜索與救援隊伍的工作指南和最佳方案,主持國際救援隊伍分級測評[2][3]。
Remove ads
歷史
1991年,INSARAG在德國成立,旨在協調國際地震救援並為搜救隊伍指定最低國際標準,以解決1985年墨西哥城大地震、1988年亞美尼亞大地震兩次大地震救援行動中各國際救援隊所暴露出的訓練缺乏、裝備不足、協調混亂等問題[4]。
1994年,初版INSARAG指南發布。該指南彙編了各國救援隊伍在救援實戰和演練中獲得的知識、經驗與教訓,並逐漸成為國際標準[4]。
2002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57/150號決議《加強國際城市搜索救援援助的效力和協調》。該決議將INSARAG指南作為協調國際城市搜索和救援響應的主要參考,並鼓勵成員國參與INSARAG[1]。
2005年,INSARAG建立了國際救援隊伍分級測評體系(IEC/R),並於同年完成了第一支隊伍測評[4]。
2010年,首次INSARAG全球會議在日本兵庫縣神戶市舉行,通過了兵庫宣言[5]。隨後在2015、2021年,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波蘭華沙舉辦了第二、三屆INSARAG全球會議,通過了阿布達比宣言[6]、華沙宣言[7]。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第三屆INSARAG全球會議在線上舉辦。
Remove ads
組織架構
INSARAG由指導委員會、區域組、秘書處、專項工作組和國際城市救援隊負責人組成[8][9]。
- INSARAG指導委員會(英語:INSARAG Steering Group):由全球主席、區域組主席和副主席、專項工作組主席、IEC聯絡點和秘書處組成,負責制定INSARAG的戰略方向和策略,每年度召開一次全體會議。
- INSARAG秘書處(英語:INSARAG Secretariat):設在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內,為INSARAG不同部門與救援隊伍之間的紐帶。
- INSARAG區域組(英語:INSARAG Regional Groups):INSARAG設有三個區域組:歐非中東區域組、美洲區域組、亞太區域組,每年度召開一次會議,負責落實指導委員會制定的方案與政策。
- 專項工作組(英語:INSARAG Working Groups):應指導委員會的要求針對特定任務設立,任務完成即解散。
- 國際城市救援隊負責人:INSARAG每年組織救援隊長年會,討論救援實戰和演練中的經驗教訓,以提升國際救援隊伍的行動能力。
Remove ads
國際搜索與救援指南
國際搜索與救援指南,即INSARAG指南,根據各國災害搜救的經驗教訓編寫,為國際搜索救援工作提供了基本框架和規程,用以指導受災國家和國際搜索救援隊伍的行動[10][8]。這部指南為各國各地區廣泛採用,不僅用於建設國際搜索救援隊伍[11],亦用於提升本地搜索與救援能力[12][13][14][15]。在2020年貝魯特爆炸事故等國際救援行動中,這部指南也發揮了一定作用[16]。
INSARAG指南是不斷修訂的,其最初版本發布於1994年,最新版本發布於2020年。
INSARAG英文版發布於INSARAG官方網站[10]。中國地震局震災應急救援司組織翻譯、出版了INSARAG指南的簡體中文版,出版信息如下:
INSARAG指南(2020年版)分為三卷:
- 第一卷,政策:介紹了INSARAG、國際城市救援行動、國家城市救援能力建設、INSARAG分級測評和複測。
- 第二卷,準備與響應:分為能力建設、行動、分級測評三冊,介紹了城市搜救隊伍所需能力,為城市搜救提供指導、最低標準和流程說明。
- 第三卷,現場行動指南:面向救援隊伍成員的快速參考手冊。
INSARAG指南中介紹了用於坍塌建築物救援的INSARAG標記和信號系統,該系統已成為國際標準。
國際救援隊伍分級測評及複測
國際救援隊伍分級測評及複測(英語:INSARAG External Classification/Reclassification),即IEC/R,是INSARAG根據災害救援需要建立的標準化救援隊伍測評體系[17]。該測評體系將救援隊伍根據管理、搜索、救援、醫療及後勤五方面的能力分為了輕型、中型、重型3類。輕型救援隊不要求五方面能力俱全,只須具備基本的行動能力;中型救援隊則必須具備五方面能力,並且能夠應用複雜技術進行搜索與救援;重型救援隊在中型基礎上,還需要能在兩個工作場地同時展開救援,並且連續作業24小時以上[10]。
在IEC測評中,救援隊伍須連續36小時在高度擬真的場地中進行救援演練,以展示其專業能力。通過IEC的隊伍將被記錄在國際城市搜索救援隊伍目錄中,並在國際救援行動中佩戴INSARAG標識。IEC的有效期為五年,通過IEC的隊伍須按期接受複測。INSARAG只對中型和重型救援隊伍開展IEC/R,亦只建議中型和重型救援隊伍參與國際救援任務,鼓勵各國參照IEC對本國隊伍進行測評[10]。
Remove ads
參見
- 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
- 通過IEC重型救援隊測評的救援隊伍:中國國際救援隊、中國救援隊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