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
Remove ads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英語:College of Marine Sciences,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簡稱中山海科院,是國立中山大學的10所學院之一,也是台灣第一個海洋科學學院[1][2]

快速預覽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 類型 ...
Thumb
位於西子灣畔的海洋科學學院,後方為位於壽山山腰的文學院

沿革

  • 1981年,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碩士班)成立。
  • 1983年,國立中山大學海洋資源學系(學士班)成立。(2005年更名為「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
  • 1985年,國立中山大學海洋地質研究所(碩士班)成立。(1996年更名為「海洋地質及化學研究所」)
  • 1986年,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成立。
  • 1988年,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學系成立。(1998年更名為「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
  • 1996年,國立中山大學海下科技研究所成立。
  • 2000年,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物理研究所成立。
  • 2004年,海下所和海物所合併成「海下科技暨應用物理研究所」。
  • 2009年,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士學位學程、海洋生物科技博士學程成立。
  • 2013年,海洋生物研究所、海洋地質及化學研究所及海洋科學學士學位學程整併為「海洋科學系」。

校園

中山海科院在高雄市西子灣畔有5棟教學大樓。位於南中國海東沙群島的東沙國際海洋研究站距離西子灣400公里,構成了全台最遠的校園移動間距[3][4]

學術成就

系所單位

  • 海洋科學系(學、碩、博士班)
  • 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學、碩、博士班)
  • 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學、碩、博士班)
  • 海洋生物研究所(2013年以後整併為海洋科學系研究所甲組)
  • 海洋地質及化學研究所(2013年以後整併為海洋科學系研究所乙組)
  • 海下科技暨應用海洋物理研究所(2013年以後海洋物理組整併為海洋科學系研究所丙組)
  • 海洋事務研究所(碩士班)
  • 海下科技研究所(2013年以後由海下科技暨應用物理研究所分出)
  • 海洋生態與保育研究所(碩士班)
  • 海洋生物科技博士學位學程
  • 海洋科學與科技全英語博士學位學程

研究中心

  • 海洋前瞻科技推廣中心
  • 東沙國際海洋研究站

委員會

  • 漁業推廣委員會
  • 海洋教育推廣委員會

研究船

註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