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立霞丘陸上競技場

日本東京一座已拆卸的體育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立霞丘陸上競技場
Remove ads

國立霞丘陸上競技場(日語:国立霞ヶ丘陸上競技場こくりつかすみがおかりくじょうきょうぎじょう Kokuritsu kasumigaoka rikujō kyōgijō */?;又譯國立霞丘田徑場)是日本東京霞丘一座已拆除的運動場,曾是東京最主要的大型運動場地,1958年啟用,提供48,000位座席。在當地口語的使用上,常被稱為「國立競技場」或「國立」,或與原址重建的新國立競技場區別而稱為「舊國立競技場」(旧国立競技場きゅうこくりつきょうぎじょう Kyū kokuritsu kyōgijyō)。其為1964年東京奧運主場館,也是日本國家足球隊的主場地,每年元旦舉行的天皇盃決賽、1月舉行的全國高等學校足球選手權大會、以及11月舉行的日本聯賽盃皆在此舉行,被譽為日本體育活動的聖地。因應2020年東京奧運舉行的需求,2014年7月起拆除重建為新國立競技場

快速預覽 國立霞丘陸上競技場, 位置 ...
Thumb
國立霞丘陸上競技場正門
Remove ads

歷史

此地一帶在江戶時代為武家仕族青山氏日語青山氏的住宅,於明治時代被政府徵收成為青山練兵場日語青山練兵場,之後因明治神宮的建設而成為明治神宮外苑的一部分,並在1924年建成體育場,稱為「明治神宮外苑競技場日語明治神宮外苑競技場」。1945年日本二戰投降後,明治神宮外苑競技場被盟軍占領當局(GHQ)接收、並更名為「尼爾·金尼克英語Nile Kinnick體育場」(ナイル・キニック・スタジアム)至1952年,歸還後由明治神宮外苑部管理[2]

由於明治神宮外苑競技場被規劃成為1958年東京亞運與1959年國民體育大會的主場地,因此於1956年轉歸國有[3][4],並進行改建,於1957年1月動工、1958年3月完工,改稱為「國立霞丘陸上競技場」。首項舉行的主要活動是1958年東京亞運,此後先後舉辦過多項大型運動會,包括1964年東京奧運

為了滿足東京舉辦2020年夏季奧運帕運的需要,相關單位決定將使用多年的國立霞丘陸上競技場予以重建,做為這兩個運動會的主場館(新國立競技場)。國立霞丘陸上競技場在2014年5月31日關場,並於同年7月動工拆除、2015年10月拆除完畢。

Remove ads

交通

演唱會

由於有噪音限制,所以國立霞丘陸上競技場從2005年開始,每年限定只有一組藝人開唱,加上容納數能達到6萬人,並不是一般歌手就能開唱,所以國立霞丘陸上競技場被認為是頂尖的夢幻舞台(甚至有「聖地」的美名),能登上這一舞台的藝人屈指可數;但在2012年是第一次破例讓彩虹樂團同年開唱。

隨著國立霞丘陸上競技場於2014年拆除重建,在工程開始前破例增加了藝人組數。競技場重建前,已在本場館開唱的藝人共有7組。

參考注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