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聖日耳曼昂萊

法国伊夫林省市镇与副省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圣日耳曼昂莱
Remove ads

聖日耳曼昂萊[1](法語:Saint-Germain-en-Laye法語發音:[sɛ̃ ʒɛʁmɛ̃ ɑ̃ lɛ] ),法國中北部城市,法蘭西島大區伊夫林省的一個市鎮,同時也是該省的一個副省會,下轄聖日耳曼昂萊區[2],其市鎮面積為51.94平方公里,2022年1月1日時人口數量為45,286人,是該省人口第三多的市鎮,在法國城市中排名第157位。

快速預覽 聖日耳曼昂萊 Saint-Germain-en-Laye, 國家 ...

聖日耳曼昂萊位於伊夫林省東部,塞納河左岸。聖日耳曼昂萊是法國藝術與歷史之城之一,其建城與同名城堡密切相關,後者自中世紀中期至法國大革命間多次成為法蘭西王國的皇室,查理九世亨利二世路易十三路易十四以及奧爾良公爵菲利普一世曼恩公爵路易-奧古斯特·德·波旁等國王及君主出生於此,其中路易十四在1661至1682年間將聖日耳曼昂萊設為法蘭西王國國都。現代聖日耳曼昂萊是一個區域性的工商業中心,博士嘉吉等跨國公司在法國總部設於此地。聖日耳曼昂萊也是巴黎西部的一個衛星城,通過法蘭西島大區快鐵A線連接巴黎市區[3]

Remove ads

地名來源

「聖日耳曼」一名來源於天主教聖人巴黎的日耳曼法語Germain de Paris[史 1],後者出生於歐坦,曾於555至576年間擔任巴黎主教法語Liste des évêques puis archevêques de Paris,並在此期間修建了聖日耳曼德普雷修道院[史 2]。「萊」則來源於當地森林的拉丁語名稱「Ledia」,其含義尚未考證[史 3]

歷史

聖日耳曼昂萊始建於中世紀,17世紀時曾一度成為法蘭西王國首都,是伊夫林省內唯二的藝術與歷史之城之一(另一座為凡爾賽[文 1],並自2018年起獲得「皇家都市」(Ville impériale)的稱號[文 2]

起源至建城

Thumb
聖日耳曼小教堂

聖日耳曼昂萊所處的塞納河谷森林法語Forêt de Saint-Germain-en-Laye區域內曾發現新石器時期的人類活動遺蹟[4][5],古典時期,該區域可能是卡努特人法語Carnutes的活動範圍[史 4]。羅馬人入侵後,一條沿比佐溪法語Ru de Buzot延伸的羅馬道路亦由此通過,但彼時聖日耳曼昂萊的聚落風貌尚無從考證[史 5]

約公元7世紀末,法蘭克國王希爾德里克二世在聖日耳曼昂萊主持修建了以聖人萊熱法語Léger d'Autun命名的教堂法語Église Saint-Léger de Saint-Germain-en-Laye[史 6]。公元9世紀中,維京人在進攻法蘭克人腹地時曾將聖日耳曼昂萊作為巴黎圍城戰的一個重要據點[史 7]。而聖日耳曼昂萊作為城鎮直至996年才首次被記錄,彼時,法蘭西國王羅貝爾二世喜好狩獵,他為此將塞納河左岸的大片森林開闢為皇家林場,此後又主持在此修建了一處紀念日耳曼法語Germain de Paris的教堂並以此設立堂區[4],這一地區逐漸形成聚落,成為聖日耳曼昂萊的城市前身[6]。1124年,路易六世在聖日耳曼昂萊修建了首處皇家居所[4],並在其手記中將其描述為「宮殿」(palatium[5]

1238年,路易九世在此修建了聖人小教堂(Sainte-Chapelle[史 8],十年後又在巴黎西岱島上修建了相同風格的聖禮拜堂,後者成為的巴黎市區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史 9]。1286年,聖日耳曼昂萊被腓力四世設為綜合都鐸區法語Prévôt (Ancien Régime),巴黎附近的默東家族成員羅貝爾(Robert)被御用為腓力四世的皇家糕點師法語Grand panetier並長居於此,其後代與蒙莫朗西家族法語Maison de Montmorency通婚,組成了法蘭西島的第一大貴族,為法蘭西王國提供了18名王室統帥元帥[史 10]

聖日耳曼昂萊在英法百年戰爭初期被嚴重破壞。1346年8月15日,黑太子愛德華率領英格蘭軍隊占領攻占聖日耳曼昂萊,並燒毀了包括聖日耳曼昂萊城堡在內的大部分建築[6]。1348年,查理五世在這座宮殿的廢墟上重建了一座新的宮殿,但新建築在1390年的一場暴風雨中再次被破壞,阿金庫爾戰役後,聖日耳曼昂萊再度被英格蘭軍隊控制,直至1440年英法間簽訂《屈塞條約法語Traité de Cusset》才撤離[6]。戰爭結束後,法蘭西王國的政治中心遷移至羅亞爾河流域,路易十一常駐於都爾附近普萊西萊圖爾城堡並最終逝世於此,其間他曾在此迎接教皇[史 11]。而聖日耳曼昂萊城堡則因此一度荒廢,成為一座普通的農業集鎮[史 12]

中世紀末至法國大革命

Thumb
聖日耳曼昂萊新城堡法語Château Neuf de Saint-Germain-en-Laye(繪畫)

宗教戰爭期間,法蘭索瓦一世為加強皇權,重返聖日耳曼昂萊[6]。1514年5月13日,他與法蘭西的克洛德聖日耳曼昂萊城堡的小教堂內結婚[史 13]。同年11月16日,納瓦拉國王亨利二世在此地迎娶瑪格麗特[史 14],1528年11月16日,納瓦拉皇后胡安娜三世在聖日耳曼昂萊出生[史 15]。1539年,法蘭西建築師皮埃爾·尚比熱法語Pierre Chambiges法蘭索瓦一世任命為聖日耳曼昂萊的總規劃設計師,後者對城堡進行的擴建,新增了拉米埃特涼亭法語Pavillon de la Muette等建築[史 16]。至16世紀中期,聖日耳曼昂萊的人口數量已超過兩千五百人。亨利二世在位期間,原城堡附近又新增了由菲利貝爾·德洛姆主持設計的聖日耳曼昂萊新城堡法語Château Neuf de Saint-Germain-en-Laye,其主體建築直至17世紀初才基本完工[史 17],其間,亨利四世於1570年在聖日耳曼昂萊發布《聖日耳曼昂萊和約法語Paix de Saint-Germain-en-Laye》,宣布第三次法國宗教戰爭結束[史 18]。1632年,英國和法蘭西王國之間簽訂《聖日耳曼昂萊條約法語Traité de Saint-Germain-en-Laye (1632)》,英國歸還了此前占領的魁北克地區[史 19]

Thumb
被路易十四收留的詹姆斯二世

1638年9月5日,路易十四出生於聖日耳曼昂萊城堡[5],1661年儒勒·馬扎然逝世後,他宣布親自掌權,將聖日耳曼昂萊設立為法蘭西王國的首都,直至1682年4月凡爾賽宮建成[史 20]。在此期間,路易十四邀請園林建築師安德烈·勒諾特爾重新設計和規劃聖日耳曼昂萊城堡建築群,他在城堡西側新增了五處涼亭,在聖日耳曼昂萊森林中興建28公頃的聖塞巴斯蒂安軍營法語Fort Saint-Sébastien (camp d'entrainement)[史 21],同時還在城堡前方新開闢了面積達42公頃的聖日耳曼昂萊大平台法語Grande terrasse de Saint-Germain-en-Laye,該平台成為了彼時巴黎附近面積最大的人工草地花園[史 22]。英王詹姆斯二世被逐後路易十四將聖日耳曼昂萊的宮殿讓給詹姆斯二世做他的避難所。後來詹姆斯二世在這裡住了13年,他死後葬在聖日耳曼昂萊的聖日耳曼教堂中[5]。至17世紀末,聖日耳曼昂萊人口數量已達到1.2萬,成為彼時巴黎西部人口最多的郊區城鎮,但此後隨著凡爾賽的發展,聖日耳曼昂萊失去了政治地位,人口數量亦略有下降[5]。1777年,路易十六聖日耳曼昂萊新城堡法語Château Neuf de Saint-Germain-en-Laye轉讓給了他的弟弟查理十世,由於該城堡年久失修,查理十世將其完全拆毀以便重建,但此後因財政原因,新城堡修建計劃最終破產[史 23]

法國大革命期間,聖日耳曼昂萊因其名稱中含有宗教內容而被革命派更名為「Montagne-Bon-Air」,意為「新鮮空氣山」[史 24]。1795年起,聖日耳曼昂萊成為塞納-瓦茲省的一個市鎮[4]

Remove ads

19世紀

1805年,拿破崙一世在聖日耳曼昂萊創建外籍兵團教育中心法語Maison d'éducation de la Légion d'honneur,為外籍士兵子女提供教育服務[史 25]。1809年,拿破崙一世將聖日耳曼昂萊城堡的部分區域改造成為一座騎兵學校[史 26]百日王朝末期,第七次反法同盟軍曾占領聖日耳曼昂萊[史 27]。1837年,巴黎-聖日耳曼昂萊鐵路法語Ligne de Paris-Saint-Lazare à Saint-Germain-en-Laye的首段(巴黎至勒佩克段)建成,剩餘部分則於1847年貫通,該鐵路是法國歷史上的第一條客運鐵路[7]。1855年8月25日,英國女王維多利亞拿破崙三世的帶領下參觀遊覽聖日耳曼昂萊[8]。此後,拿破崙三世決定將聖日耳曼昂萊城堡的一部分開闢建立了法國國家考古博物館法語Musée d'Archéologie nationale,自1867年5月12日起向公眾開放[8]。普法戰爭期間,聖日耳曼昂萊在1870年9月20日至1871年3月12日間被普魯士軍隊占領[8]。19世紀末期,得益於工業革命,聖日耳曼昂萊出現了大批現代化建築,包括醫院、男子學校、集市大堂等[8]。連接巴黎和聖日耳曼昂萊的有軌電車法語Ligne de tramway 58 (Paris)於1890年建成,後被巴黎259路公共汽車代替[史 28]

Remove ads

現代

Thumb
亨利四世涼亭法語Pavillon Henri IV,二戰期間為納粹指揮中心

一戰結束後,聖日耳曼昂萊被作為巴黎和會的分會場。1919年9月10日,協約國奧地利第一共和國的代表在聖日耳曼昂萊簽署《聖日耳曼條約》,宣布奧匈帝國正式解體[史 29]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聖日耳曼昂萊自1940年8月10日其被納粹德軍占領,直至1944年8月25日才被聯軍解放[9]。期間,聖日耳曼昂萊因其戰略性的地理位置而被納粹德國設立為法國淪陷區總指揮部所在地,並將位於城堡內的亨利四世涼亭法語Pavillon Henri IV改建為軍事指揮辦公室[史 30]。1942年11月11日,抵抗運動成員馬塞爾·羅比(Marcel Roby)在聖日耳曼昂萊被蓋世太保逮捕並殺害,戰後,當地的一所初級中學以其命名[9]。1944年5月至6月間,聖日耳曼昂萊作為納粹戰略目標而被聯軍空襲,市區多處建築被損毀。1945年3月11日,法國將領菲利普·勒克萊爾訪問聖日耳曼昂萊[8]美國歐洲司令部自1952年起駐紮聖日耳曼昂萊附近的一片叢林之中,當地由此出現了家屬區以及國際學校[9]。1966年,該司令部外遷至德國城市斯圖加特[史 31]

黃金三十年期間,聖日耳曼昂萊獲得快速發展,途徑該地的國道N13線被新建的外繞快速通道分流,當地亦出現了多處新開闢的居民區,其中貝萊爾高原(Plateau du Bel-Air)被規劃為法國城市優先開發區(ZUP)[8]。1965年6月16日,戴高樂訪問聖日耳曼昂萊並作出如下評價[9]

在行政區劃方面,1962年,聖日耳曼昂萊成為塞納-瓦茲省的一個副省會,其附近共45個市鎮被劃入新成立的聖日耳曼昂萊區。1968年,塞納-瓦茲省撤銷,聖日耳曼昂萊被劃入新成立的伊夫林省[史 33]。2018年,聖日耳曼昂萊市政府與相鄰的馬雷伊馬爾利萊唐城富爾克三個市鎮領導進行洽談,希望四地能合併成為一個市鎮,但該計劃遭到了馬雷伊馬爾利和萊唐城兩地官員的反對,最終,僅有富爾克於2019年1月1日起整體併入聖日耳曼昂萊的市鎮範圍[史 34]

Remove ads

地理

Thumb
聖日耳曼昂萊市鎮範圍地圖
Thumb
從聖日耳曼昂萊向東眺望拉德芳斯商務區
Thumb
勒科拉湖

聖日耳曼昂萊位於法國中北部,法蘭西島大區中西部和伊夫林省東部,距離省會凡爾賽大約13公里[3]。與聖日耳曼昂萊接壤的市鎮包括:普瓦西阿謝爾邁松拉菲特尚布爾西聖農拉布勒泰什勒梅尼勒勒魯瓦萊唐城馬雷伊馬爾利勒佩克[3]

地形

聖日耳曼昂萊位於巴黎盆地腹地,境內以平原為主,市鎮中心地勢較為平坦,北部森林地區略有起伏,全境最高點海拔174公尺,位於市區西南部富爾克與聖農拉布勒泰什交界處;最低點海拔22公尺,位於市區西北部拉加雷訥城(Cité de la Garenne)附近[3]

地質

聖日耳曼昂萊位於一處塞納河左岸的一處沖積平原上,在河流侵蝕作用的影響下,其市區東南部的谷地內岩層形成年代普遍早於西南部的淺丘地區,其中「埃爾米塔日」附近的土壤普遍為伊普雷斯期形成的灰質黏土(標記為e3),形成年代距今約5,600萬年;富爾克街區內的基岩則多為魯培爾期形成的「楓丹白露砂岩與石灰岩」(Sables et Grès de Fontainebleau,標記為g2b),形成年代距今約3,000萬年。聖日耳曼昂萊森林法語Forêt de Saint-Germain-en-Laye所處區域為塞納河歷史故道,其中部和南部為古高地沖積層Alluvions anciennes de hauts niveaux,標記為Fx),地表多粘性土壤;北部則多為路特期形成的含有卵石的淤泥(標記為e5)以及巴爾頓期形成的「博尚砂石」(Sables de Beauchamp,標記為e6a)[地 1]

水文

聖日耳曼昂萊位於塞納河左岸的一處曲流半島內,其市鎮範圍未與塞納河幹流直接相鄰。比佐溪法語Ru de Buzot發源於聖日耳曼昂萊市區西部,該河向西進入尚布爾西境內[3]。聖日耳曼昂萊森林內有多處水塘,其中勒科拉湖(Étang du Corra)面積16.5公頃,是當地面積最大的天然水域[地 2]

植被

聖日耳曼昂萊屬於溫帶闊葉混交林區,面積達3,540公頃聖日耳曼昂萊森林法語Forêt de Saint-Germain-en-Laye是巴黎西部重要的林地,其主體部分位於聖日耳曼昂萊的市鎮管轄範圍內[3]。除此之外,聖日耳曼昂萊還有多處街心綠地花園,如聖萊熱林地(Bois Saint-Léger)、鳥群廣場(Square aux Oiseaux)、萊昂·德蘇瓦耶廣場(Square Léon Desoyer)等[3]。得益於聖日耳曼昂萊森林以及市鎮範圍內的多處綠地公園,聖日耳曼昂萊(不含富爾克)2018年的人均綠地面積達870平方公尺,是《法蘭西島大區總體規劃法語Schéma directeur de la région Île-de-France》預期目標(10平方公尺)的87倍[10]

鮮花城市的評比中,聖日耳曼昂萊被評為三星級鮮花城市[11]

Remove ads

氣候

聖日耳曼昂萊在柯本氣候分類法中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降水分布均勻,年溫差較小[12]。但自21世紀以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等因素的影響,當地年均氣溫有明顯的上升趨勢,夏季超過35攝氏度的高溫日數有所增加[地 3]

距離聖日耳曼昂萊最近的常年氣象站位於凡爾賽境內,該氣象站的最高氣溫記錄為38.8攝氏度,出現於2003年8月11日;最低氣溫記錄為-17攝氏度,出現於1985年1月17日;單日降水量最高記錄為94公釐,出現於2001年7月6日。以下為該氣象站的詳細數據(其中日照數據取自勒布爾熱[13]):

更多資訊 凡爾賽1981年-2019年, 月份 ...

行政區劃

聖日耳曼昂萊是法國法蘭西島大區伊夫林省的一個市鎮,編號為78551,它也是伊夫林省的一個副省會[2]。聖日耳曼昂萊下轄聖日耳曼昂萊區,隸屬於伊夫林省第六選區法語Sixième circonscription des Yvelines,管理聖日耳曼昂萊縣法語Canton de Saint-Germain-en-Laye,同時也是聖日耳曼塞納河灣城市圈公共社區法語Communauté d'agglomération Saint Germain Boucles de Seine的核心市鎮[2]

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簡稱「INSEE」)在進行數據統計時,將聖日耳曼昂萊及相鄰的另外428個市鎮設為巴黎城市核心區法語Unité urbaine de Paris[地 4][地 5](2020年擴充至431個[地 6]),並將包括核心區在內的周邊共1,794個市鎮劃為巴黎城市區法語Aire urbaine de Paris[地 7][地 8]。自2020年起,巴黎城市區被包含1,949個市鎮的巴黎城市輻射區法語Aire d'attraction de Paris代替[地 9][地 10]。此外,INSEE還將聖日耳曼昂萊市鎮分為了20個「塊區」(IRIS[3][地 11],以便於統計人口分布情況。

更多資訊 聖日耳曼昂萊塊區地圖, 塊區 ...

交通

Thumb
巴黎-聖日耳曼昂萊鐵路法語Ligne de Paris-Saint-Lazare à Saint-Germain-en-Laye
Thumb
聖日耳曼昂萊站進站口
Thumb
途徑聖日耳曼昂萊的R2N線公共汽車

公路

法國A14高速公路以隧道的形式穿越聖日耳曼昂萊森林,距離聖日耳曼昂萊市區最近的出入口為位於尚布爾西境內的6號互通式立交橋;法國國道N13線、N186線亦經過聖日耳曼昂萊市鎮範圍內[3]。除快速通道以及森林保護區內的公路以外,聖日耳曼昂萊市區內的大部分街道為城市化道路,配有排水、照明、人行道等設施[3]

2018年,68.8%的聖日耳曼昂萊家庭擁有至少一輛私人汽車[14]。2019年,聖日耳曼昂萊境內共發生各類交通事故16起,造成21人受傷[14]

鐵路

聖日耳曼昂萊是巴黎-聖日耳曼昂萊鐵路法語Ligne de Paris-Saint-Lazare à Saint-Germain-en-Laye的西端終點,該鐵路建於18世紀中期,是法國首條客運鐵路,後經歷複線和電氣化改造,現為法蘭西島大區快鐵A線的一部分[7],其西端終點聖日耳曼昂萊站是一個地下盡頭式車站[地 13],該站2020年累計發送旅客數量2,644,464人次,在巴黎大眾運輸公司管轄的66個快鐵車站中排名第20位[地 14]巴黎大環線鐵路西段經過聖日耳曼昂萊市區西部,並設有聖日耳曼昂萊大環線站法語Gare de Saint-Germain-en-Laye-Grande-Ceinture聖日耳曼昂萊貝萊爾-富爾克站法語Gare de Saint-Germain-en-Laye-Bel-Air - Fourqueux兩個車站,在2019年以前,兩者均為法蘭西島大區鐵路L線的站點,自2020年起,該線路開始進行封閉改造,並將成為法蘭西島有軌電車13號線法語Ligne 13 Express du tramway d'Île-de-France的一部分,後者將連通至聖日耳曼昂萊站,該工程預計2022年夏季完工[地 15]

巴黎-利哈佛鐵路亦經過聖日耳曼昂萊北部的森林地區,並設有阿謝爾大花楸站,該站是快鐵A線塞爾吉/普瓦西支線的分界點,其附近建有編組站以及車輛檢修中心[3]。遠期規劃的巴黎-諾曼第新鐵路法語Ligne nouvelle Paris - Normandie亦從聖日耳曼昂萊經過,但無在其境內設站的計劃[社 1]

對外交通

距離聖日耳曼昂萊最近的長途汽車站、長途鐵路車站和民用航空站分別為拉德芳斯汽車站凡爾賽尚捷站巴黎戴高樂機場,距離聖日耳曼昂萊市中心的公路里程分別為13.4公里、14.3公里和41公里[3]

政治

人口

經濟

社會事務

文化

相關人物

友好城市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