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地圖與測量科學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地圖與測量科學館(日語:地図と測量の科学館/ちずとそくりょうのかがくかん,英語:The Science Museum of Map and Survey)是位於日本茨城縣筑波市北鄉的科學博物館,亦是日本首個地圖與測量相關的展示設施[2]。
場館設計上寓教於樂,參觀者可從遊戲中學習地圖與測量相關知識[2]。場館亦舉行各類活動[2],如每年6月慶祝「測量之日」的「測量與地圖節」(測量と地図のフェスティバル)[3]。
Remove ads
構成
館內除展示地圖與測量的內容,以及相關技術的原理、構造、與生活的關聯外,亦提供國土地理院擁有的地圖、航拍圖等資訊[4]。參觀者可學到地理及地形的相關知識,還可接觸到電腦地圖等事物[2]。全館共2層,樓面面積5,464m2,另於室外建有「地球廣場」(地球ひろば)[5]。
展示館內[5]
樓層 | 展示設施等 |
2層 | 常設展示室、特別展示室 |
1層 | 大廳、迎賓室、商店、地圖畫廊、資訊服務館 |
館內自由參觀,亦可申請導覽服務[2]。地圖與測量科學館的形象角色和測量之日的角色一樣,都是「Mappi君」(マッピーくん)[6]。
展示館
入口大廳設有日本列島空中散步地圖(比例尺1:10萬[7],高7m×寬25m[3]),戴上紅藍3D眼鏡可看見立體影像[8]。樓梯處展示有知名測量工程師的肖像[9]。
たっちず。展示於輕觸式熒幕的地圖,可顯示地點高度或檢視過去的地圖。[10]
主要展示室。入口會經過一個「瞬移隧道」(ワープトンネル)[6],隧道左側主題為「A.面向地球」,裏面(背面)主題為「B.面向資訊」,右側主題為「C.面向生活」,展示即圍繞這3個主題展開[5]。共30個展示區域中,有的展示用到了展板、電腦圖形、測量工具、電腦等不同器材[11]。
- A.面向地球(地球に向かう)
- 全球尺度的展示[11]。其中「大地的呼喚」(大地からのコール)區域播放風聲鳥鳴,「表示位置」(位置を示す)區域介紹日本經緯度原點及日本水準原點,同時展示一等三角點的標石及對空標識[3]。
- B.面向資訊(情報に向かう)
- 公眾尺度的展示[11]。在「目測的天才」(目測の天才)區域,參觀者可目測距離、高度、角度並回答問題,從而得知目測的精確度有多高[11]。這一主題內同時展出日本的舊地圖及世界各國的地形圖[11]。
- C.面向生活(暮らしに向かう)
- 個人尺度的展示[11]。參觀者可在「地圖工房」(地図工房)區域體驗用電腦製作地圖,亦可在「來做地圖吧」(地図をつくろう)區域體驗用紙型製作富士山地圖[12]。
Remove ads
每年7次[2]企畫展的會場[12]。第1次企畫展名為「地圖 樂趣與遊玩的世界」(地図 楽しさと遊びの世界),展示日本及世界上各個時代的繪畫地圖及鳥瞰圖[12]。2012年5月的企畫展為「東日本大震災1年後」(東日本大震災から1年)[7]。
オリエンテーションルーム。同時用作會議室及視聽室,房間內設有130英寸(3.302m)大型銀幕[13],可容納大約80人[13]。除放映兒童觀看的影片外,亦有學會曾將此處用作會場[13]。
即財團法人日本地圖中心開設的「筑波販賣處」(つくば販売カウンター)[14],出售國土地理院發行的最新全圖,以及官方或民間出版的地圖集、地圖與測量相關圖書、地圖商品(地球儀、曲線計等)[13]。曾經設有可吸菸的飲茶室[5][15]。
情報サービス館。提供戰後至今的航拍圖(1948年及之前為美軍拍攝,之後為國土地理院)、明治起的舊版地形圖、世界各國的地圖、「基準點成果」等供參觀者查閲,參觀者還可請求工作人員交付資料的謄本[16]。連結大廳與資訊服務館的通道名為「地圖畫廊」(地図のギャラリー),展示有國土地理院製作的專題地圖及印刷版電子地圖[17]。
地球廣場
戶外展區,主體是以陶瓷磚瓦鋪成的1:20萬地勢圖[13]球體模型[16],參觀者在此可體驗地球的球狀及日本國土的廣度[7]。球面以筑波市為中心[16],對應範圍半徑2,200km,包含整個日本列島[13];實際直徑為21.5m[16]。身高170cm的人站在球上向下看,就像是從高度約300km軌道上的人造衛星向下看日本一樣[17]。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震災後,球體模型一度暫停開放,後由大塚Ohmi陶業修復,修復後的新地勢圖反映了平成大合併後行政區的變化[18]。
歷史
在地圖與測量科學館開館前,日本沒有「專門介紹地圖」的博物館,更沒有測量方面的博物館[6]。儘管各地有的機關藏有大量地圖相關書籍,如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神戶市立博物館、天理大學附屬天理圖書館等,但並非所有人都容易對這些機構產生親近感[6]。1988年4月21日,日本學術會議向內閣總理大臣建言,建議建設「符合走在科技最前線國家的地圖相關博物館」[19],暫定名「國立地圖博物館」[19]。
國土地理院之後聽取有識之士的意見,討論建設相關設施,讓人們對地圖與測量產生親近感[20]。1996年6月1日,「地圖與測量科學館」開館[4],當年夏季的日本國際地圖學會定期大會即在館內迎賓室舉行[13]。
2011年3月11日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地圖與測量科學館受災,後於4月23日重開,但地球廣場的球體模型仍然損壞[21]。花費5355萬日元製作費用後[22],12月23日,球體模型完成修復並對外開放[18]。
Remove ads
交通
有停車場(免費)[8]。
腳註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