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坎兒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坎兒井
Remove ads

坎兒kǎnr[1]波斯語قنات/کاریز;又稱坎爾井),當中的坎兒意穴,為荒漠地區一特殊灌溉系統;起源於前1千紀的波斯,分布地域以伊朗高原為中心,東至中國新疆(普遍於中國新疆吐魯番地區),西至摩洛哥。坎兒井在阿曼被稱為法拉吉(阿拉伯語:فلج)。

Thumb
坎兒井

中國

快速預覽 坎爾井地下水利工程,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史載漢代就有挖掘地下窖井的工程,稱之井渠法[2]。吐魯番七克台鎮的60多道坎兒井多為清代林則徐興建的,人稱林公井[3]。坎兒井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澇垻四部份組成。首先在地面由高至底打下豎井口,將地下水匯聚。然後,在井底修通暗渠,將地下水引到目的地,才把水引到地面。這樣保證了地下水不會因炎熱及狂風而被蒸發污染。澇壩將水蓄起以供人使用。

據史料記載,新疆坎兒井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4],鼎盛時期曾多達1700多條,是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齊名的古代三大工程[5]。目前仍然是農業灌溉的重要水源。2006年,「坎兒井地下水利工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被國家文物局列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5]。2016年,伊朗將坎兒井申報世界遺產成功[6]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