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城北 (臺北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城北是臺灣日治時期臺北市之地名,指臺北城(城內)之北,不是行政上的正式地名,但是仍可見官方使用[1]。
![]() |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2年8月29日) |
概要
非行政上的正式地名,故無明確的界線。以行政區來看,大約包括後來的北門町、御成町、樺山町、大正町、三橋町、圓山町、宮前町、泉町、上奎府町、建成町、下奎府町、太平町、永樂町、港町、大橋町、日新町、蓬萊町、大龍峒町、河合町等,範圍大約是現在臺北市的中正區北端、中山區西部、大同區一帶。
1915年9月,臺北第四尋常小學校更名為臺北城北尋常小學校[2],即後來之樺山小學校、樺山國民學校。1918年的報導中指出,當時的「臺北城北尋常小學校」是全島人數最多的小學校,學生有1200餘名[3]。戰後廢校,原址現為內政部警政署。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