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城口縣
重庆市北部的一个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城口縣是位於中國重慶市最北端的縣,地處大巴山南麓,也是重慶經濟最不發達的縣,距離重慶主城區334公里,公路距離404公里。
其東鄰陝西鎮坪、平利,西與四川宣漢、萬源相交,南連重慶開州區、巫溪,北接陝西嵐皋、紫陽。因居三省之門戶名「城」,扼四方咽喉稱「口」而得其名。城口縣在明、清時期曾先後被劃歸陝西行省和四川行省。清朝道光年間置城口廳。民國二年(1913年),改為城口縣。1950年起,歷屬萬縣專區、萬縣地區、萬縣市。1997年,撤銷萬縣市,隨之劃入重慶市。
城口幅員面積3292.4平方公里。全縣轄24個鄉鎮、258個行政村、戶籍22.26萬人,實際居住人口為19.3萬人,是一個人口凈流出縣。縣政府駐葛城街道。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葛城街道、復興街道、巴山鎮、坪壩鎮、廟壩鎮、明通鎮、修齊鎮、高觀鎮、高燕鎮、東安鎮、咸宜鎮、高楠鎮、龍田鎮、北屏鎮、左嵐鄉、沿河鄉、雙河鄉、蓼子鄉、雞鳴鄉、周溪鄉、明中鄉、治平鄉、嵐天鄉、厚坪鄉和河魚鄉。
交通
氣候
旅遊資源
城口境內有大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動植物資源豐富。珍稀樹種有水杉、光葉珙桐、銀杏,珍稀動物有華南虎、豹、白唇鹿、川金絲猴、梅花鹿,金雕。主要的風景有:雞鳴寺、八台雲海、亢河奇景、河魚兩扇門、青龍峽,扁桶峽風光、川陝界梁、崩溪河風景以及諸葛寨、黃安壩草場、九重山風景區等名勝古蹟。
老區文化
1932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入川,點燃革命烽火。次年10月,李先念、徐向前、王維舟等率領紅軍克服千難萬險,風餐露宿,跋山涉水,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東進,一舉解放了城口縣城。紅軍在城口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了中共城口縣委和村、鄉區、縣各級蘇維埃政權,城口成為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口概況
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全縣常住人口為19.30萬人,全縣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9.84萬人,占50.99%;女性人口為9.46萬人,占49.01%。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4.03。全縣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9.28萬人,占99.93%;共有少數民族136人,其中,土家族89人,苗族15人,彝族8人,回族7人,布依族5人,藏族4人,蒙古族和侗族各2人,壯族、瑤族、佤族和仡佬族各1人。[4]
農林特產
城口縣境內林特資源十分豐富。盛產生漆、茶葉、核桃、板栗、薯芋、獼猴桃、薇菜、竹筍等農副土特產品,以及杜仲、天麻、黃連、黨參等中藥材。[5]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