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培根生菜番茄三明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培根生菜番茄三明治(英語:Bacon, Lettuce, Tomato,簡稱BLT)是一種流行的現代三明治款式,與總匯三明治同時約於1900年前後於英美出現。其由培根、生菜、番茄、美乃滋和麵包等五種基本食材所製成,亦可依個人喜好調整食材;例如,外層麵包可事先烘烤或改成漢堡等變體、美乃滋可以雞蛋等原料自製、更可自行添加額外肉類,自行斟酌調味。
歷史
雖然製作BLT的食材早已出現多年,但1900年前基本不見存於世。最早提及BLT的為英語家政書《1903 Good Housekeeping Everyday Cook Book》,當中記載了以培根、生菜、番茄、美乃滋及火雞肉製作的總匯三明治食譜[3]。1929年出版的《Seven Hundred Sandwiches》也有有培根三明治食譜,但以醃黃瓜代替番茄[4]。
二戰後,隨著超級市場快速擴張,BLT的食材全年均可輕易於市場內取得,使其得以快速普及。「B.L.T.」很可能是由美國餐廳業者發明的簡稱,但在大眾之間流行起來的過程則不甚清楚。[5]例如:1951年版的《Saturday Evening Post》雖然沒有使用簡稱,但提到這樣的三明治,描述如下:「餐盤上始終是一碗湯、一份培根吐司三明治、生菜和番茄,還有巧克力奶昔。」[6] 一本1954年發行的《Modern Hospital》建議的餐點有:「豆子湯、烤培根生菜番茄三明治、酸黃瓜、香蕉凍沙拉、奶油醬汁以及磅蛋糕。」[7]1958年, Hellmann's美乃滋以「培根生菜加番茄三明治的傳統」的口號作為廣告,顯示這種三明治組合已經出現了。[8]還有很多資料顯示「BLT」這縮寫在1970年早期已經出現了,一份探討Bruce Jay Friedman劇作《Steambath》的文章標題是:「給天神一份B.L.T.,別放美乃滋」[9]取自劇中天神大喊的台詞:「送上培根生菜番茄三明治,別放美乃滋。要是你把吐司烤焦了,我就用我可怕的快劍殺了你。」[10]簡稱與全名共存的情況,顯示當時正是簡稱越來越普及的時期。
Remove ads
製作

BLT可有多種不同變化,但基本食材仍不離培根、生菜、番茄、美乃滋、麵包等五項[11]。食材的質量取決於個人喜好。培根可以煎得焦脆也可以軟嫩,但由於培根可以帶出其它風味,廚師們建議選用品質較好的肉;主廚愛德華‧李(Edward Lee)更特別強調:「用普通超市賣的培根做的三明治不會好吃」。
萵苣是常用的生菜,因為它味道不重,又有清脆口感。[11]食物作家愛德‧李文(Ed Levine)認為生菜根本是「多餘的」,完全不需要加,[12]「MSNBC」的生活風格編輯瓊‧邦內(Jon Bonné)則對上述想法表示「震驚」。《The BLT Cookbook》的作者麥可‧安納‧喬登(Michele Anna Jordan)則認為番茄是關鍵材料,並且推薦使用牛排番茄,因為牛排番茄果肉最多、種子較少[11]。
Remove ads
變體
BLT由總匯三明治所變體而來,雙層三明治的其中一層就是BLT;另一層則多是各種肉片,常用雞肉或火雞肉。[14]
BLT同時亦可解構成別的型態;例如:愛德納‧路易斯(Edna Lewis)與史考特‧皮卡克(Scott Peacock)在《The Gift of Southern Cooking》發明的培根生菜番茄沙拉(BLT salad),他們將食材切成一英吋(25釐米)的小塊,再沾裹上美乃滋。紐約時報作家茱莉亞‧里德稱這種變化版是:「更加完美的BLT」。[15]
健康
BLT常因高脂高鈉為人詬病;因此,英國咖啡連鎖店等業者便致力於改善其配方,塑造一種低鈉低脂、健康的新培根生菜番茄三明治。培根生菜番茄三明治的鈉與脂肪含量都很高,因此英國連鎖咖啡店致力於減少鹽分及脂肪。[18]低脂的美乃滋配低鹽麵包和減脂培根也因應而生。2009年,英國的七大咖啡連鎖店共同對消費者承諾,以類似的替代食材達成減鹽減脂目標。[19]也有更顯而易見的方法:用火雞肉培根代替一般培根。[20]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