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基督戰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基督战争
Remove ads

基督戰爭(英語:Cristero War,西班牙語:Guerra CristeraLa Critiada)是一場反抗墨西哥政府施行1917年憲法中世俗主義反天主教反教權主義的大規模抗爭,在1926-1929年發生。

Thumb
基督軍士兵使用的旗幟的現代重製版,內容和Cristo Rey(耶穌君王)與瓜達盧佩聖母有關
Thumb
在墨西哥哈利斯科州,基督抵抗軍被吊在電線桿下屍體會一直被掛著直到村落或城鎮宣布放棄公共宗教活動為止

墨西哥革命後,墨西哥總統普魯塔爾科·埃利亞斯·卡列斯提交的1917年憲法,其目的為反對天主教會及其子組織,此舉因卡列斯的無神論主義和共濟會思想而掀起,但是憲法的執行引發了這場基於西部墨西哥的反抗運動。

墨西哥革命是墨西哥史上最大的反抗運動。它基於農民對土地和社會正義的巨大需求。天主教會小心行事,並不支持這個時常威脅許多墨西哥人財產權的革命。然而,卡列斯政府感到此事關係到私人財產、公共教育和社會改革的革命正被教會威脅著。憲法設立了反教權的章程來解決教會有大眾影響力的問題,從而開始了十年之久,致使數千人死亡的對天主教基督徒的迫害行為。

墨西哥公民經過一段時間的和平抵制後,1926年發生了若干小規模衝突。暴力抵抗於1927年開始。[1]反抗者自稱為「基督軍」(Cristeros),以「基督君王」(Cristo Rey)借用了耶穌的名義。這場抵抗中的婦女和神父同樣出名,婦女們幫助反抗軍走私槍和彈藥,一些神父則被當眾折磨和殺害(後來被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封聖)。這場抵抗最終因通過美國駐墨西哥大使Dwight Whitney Morrow的外交手段和哥倫布騎士會的經濟救助和幫助而平息。

抵抗引起了教宗庇護十一世的注意,他在1925和1937年間發布了一系列教宗通諭。1925年12月11日,教宗發布了Quas Primas通諭,成立基督普世君王節。1926年11月18日,他發布了Iniquis Afflictisque通諭,譴責了墨西哥暴力的反教權迫害。[2]儘管政府對教會作出承諾,它仍然繼續對教會和人民的迫害。1932年9月29日,庇護教宗發出Acerba Animi通諭予以回應。[2][3]隨著迫害的繼續,1937年3月28日他又接連地發出了第三封通諭Firmissimam Constantia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並且表示了他對「不虔和墮落的學校」的反對態度,同時給予墨西哥天主教行動「全大赦」(plenary indulgence)以表示教宗的支持。[4]

Remove ads

1917年墨西哥憲法

Thumb
「Castañon」兵團的指揮官們

墨西哥合眾國憲法在1916年9月由貝努斯蒂亞諾·卡蘭薩召集的制憲議會編寫,在1917年2月5日被批准通過。

新憲法以之前1857年由前總統貝尼托·胡亞雷斯設立的憲法為基礎。136項條款中有3項(第三,二十七,一百三十條)規定有嚴格世俗化及政改分離的內容。

第三條的前兩個部分為:I.根據第二十四條規定的宗教自由,教育服務應世俗化,因此,需要脫離宗教指引II.教育服務需要基於科學的發展,它應與無知,無知的效果,奴役,狂熱和偏見作鬥爭。 [5]第二十七條的第二部分為:所有根據第一百三十條及其派生法律成立的宗教協會,應被授權才可獲得,擁有,管理為達成他們目標的必需資產。 [5]

第130條的第一段[6]為:政府和教會為相互分離的實體的歷史原則指引此項條款中規定的條例。 教會和宗教團體應根據法律規定成立

它同樣規定了所有教會和宗教團體強制在國家註冊,它還對教士和所有宗教的主持施加了一系列限制(無資格擔任公職,無資格代表政黨或參選人遊說,無資格繼承近親以外的人的遺產等等)。[5]條款也允許州管理每個地區的教士數量——甚至是將數量降至零——和禁止宗教服飾的穿戴和將違法者脫離陪審團審判。貝努斯蒂亞諾·卡蘭薩聲明他本人反對第三,五,二十四,二十七,一百二十三和一百三十條的最終修訂版。[7][8][9]

第二十四條為:「每個人應當自由選擇和宣稱信奉任何宗教信仰,只要它是合法且不會被刑法懲治的。 國會無權頒布法律成立或禁止特定宗教。 公共性質的宗教儀式通常需在寺廟舉行。 戶外舉行的需要接受法律管制。 [5]

Remove ads

導致反抗的背景

Thumb
「20世紀中期的耶穌受難日景象」,圖片來自墨西哥教士Jesús María Rodríguez的檔案這是基督抵抗軍常用的海報

1920年代早期,發生了規模有限的暴力事件。1926年,接下來嚴苛的反教權刑法的通過和這些被稱為卡列斯法的施行(以墨西哥總統普魯塔爾科·埃利亞斯·卡列斯命名)外加天主教影響深重的Bajío地區農民對土地改革的反抗,導致游擊行動散播各處了,而後這些行動聚集成為一場嚴重的反政府武裝暴動。天主教和反教權團體轉向了恐怖主義。1920年代,墨西哥多個反政府起義中,基督戰爭最具毀滅性,影響也最為長遠。1929年,它最終因Enrique Gorostieta Velarde帶領的游擊隊的戰敗和外交手段解決。然而,天主教徒的迫害和反政府恐怖襲擊持續到1940年代,屆時餘下的有組織基督軍團體合併到了共同統治派(西班牙語:Unión Nacional Sinarquista,英語:Synarchist Party)。[10][11][12][13]

1910年墨西哥革命原本與長期的獨裁者波費里奧·迪亞斯作鬥爭,贊成大量農民對土地的需求。儘管當時大量人民支持天主教會,許多革命領導人受共濟會思想啟發,持激進的反天主教立場。[14]

弗朗西斯科·馬德羅是迪亞斯被推翻後的第一個革命領導人。馬德羅在1911年11月就任總統,但是最終在1913年被反革命人員維多利亞諾·韋爾塔推翻和處決。刺殺馬德羅後,維多利亞諾·韋爾塔將軍奪權,莫雷利亞的大主教Ruiz y Flores發函譴責了這場政變,並且疏遠開教會和韋爾塔。代表主教們觀點的全國天主教黨(National Catholic Party,NCP)報嚴重抨擊韋爾塔,因此,新的政權將NCP主席關押並且中止了報紙的發行。雖然如此,主教和教徒們仍被先前在瓜達盧佩計劃下征服了韋爾塔聯邦軍的革命軍將軍卡蘭薩,維拉薩帕塔視為韋爾塔的支持者。[15][16][17]

卡蘭薩是新憲法下的第一任總統,但是在1919年被以前的盟友奧拉爾貢推翻,1920年晚期他繼任總統一職。奧拉爾貢有效施行了憲法派生出的世俗主義法律,但是只有在天主教情感最弱的地區才是這樣。這種政府與天主教會之間不穩定的「停戰協議」,隨著1924年精心挑選的無神論者普魯塔爾科·埃利亞斯·卡列斯的繼任而結束。[18][19]

卡列斯的中央政府所支持的墨西哥雅各賓派,不僅僅是反教權,甚至參與世俗反宗教運動以根絕他們所謂的「迷信」和「狂熱」,運動包括褻瀆宗教物品,迫害和謀殺教士,和反教權立法。[14]

卡列斯嚴厲地在全國執行反教權法,並且還加入了他自己的反教權法。1926年6月他簽署了「刑法典改革法」,此法俗稱「卡列斯法」。該法規定了對違反1917年憲法的教士和個人的特定處罰措施。例如,公共(即在教堂建築外)穿戴教士服罰款500比索(當時約為250美元);批評政府的教士可被囚禁五年。[20]一些州頒布了壓迫性措施。奇瓦瓦州頒布法律允許只允許一位教士服務本州的全部天主教團體。[21]為了幫助執行法律,卡列斯查封教堂財產,驅逐所有外國教士,關閉修道院,女修道院,和宗教學校。[22]

Remove ads

和平抵抗

Thumb
一群男女抗議墨西哥總統普盧塔科·卡列斯的反公共宗教活動的法律

作為回應,天主教會組織開始加強抵抗。這些群體中最為重要的是成立於1924年的全國保衛宗教自由聯盟(西班牙語:Liga Nacional Defensora de la Libertad Religiosa)。墨西哥天主教青年協會(成立於1913)和大眾聯盟也加入其中(Popular Union,成立於1925年的天主教政黨)。1926年7月11日,面對卡列斯法,天主教主教們投票暫停了所有公共禮拜儀式。暫停於8月1日開始生效。7月14日,他們支持經濟上共同抵制政府的計劃,抵制運動在中西部墨西哥(哈利斯科州瓜納華托州阿瓜斯卡連特斯州薩卡特卡斯州)非常有效。這些地區的天主教徒不再看電影,戲劇和使用公共運輸,天主教教徒的教師不再在世俗學校授課。[來源請求]

主教們努力使憲法中侵犯性的條款得到修訂。教宗庇護十一世明晰表示許可此計劃。卡列斯政府則認為主教們的行為具有煽動性,並且關閉了更多的教會。9月,主教提交了一份修憲提議,但是國會在1926年9月22日予以回絕。[來源請求]

暴力升級

1926年8月3日,哈利斯科州瓜達拉哈拉,約400名武裝天主教徒藏在瓜達露佩聖母教堂。後來他們參與了一起與聯邦士兵的槍戰,直到用完彈藥後才投降。根據美國領事館資料,這場戰鬥導致18人死亡40人受傷。次日,在米卻肯州Sahuayo,240名政府士兵襲擊了教區教堂。神父及其代牧在隨後的暴力事件中被害。8月14日政府人員上演了一場對天主教青年協會(薩卡特卡斯Chalchihuites分會)的清洗,並且處決了他們的精神導師,神父Luis Bátiz Sainz。處決導致了一群農場者圍攻了當地財政部門,並且宣布他們參與抵抗。鼎盛時期的抵抗軍控制了一片幾乎涵蓋整個哈利斯科北部的區域。瓜納華托州彭哈莫市長Luis Navarro Origel,在9月28日領導了另一場起義。他的手下在市鎮周圍的開闊地被聯邦軍打敗,但是他們撤退到山裡繼續游擊戰

緊接其後,9月29日,杜蘭戈州發生一場由Trinidad Mora領導的起義,10月4日,南部瓜納華托州發生一場由前將軍Roldolfo Gallegos領導的抵抗。在開闊地上,他們無法匹敵聯邦軍和空軍,所以這兩場反抗運動領導人都採取游擊戰戰術。與此同時,哈利斯科州(尤其是東北地區的瓜達拉哈拉)的反抗者開始悄悄地集結軍隊。這片地區成為了反抗的中心地點,並由27歲的墨西哥天主教青年協會領導René Capistrán Garza帶領。[來源請求]

Remove ads

戰爭爆發

Thumb
正準備戰鬥的基督軍部隊

1927年1月1日新年,隨著一封Garza發出的題為A la Nación (致國民)的宣言,反抗正式開始。宣言稱「戰鬥時刻已被宣告」、「勝利時刻屬於上帝」。隨著宣言發出,自瓜達拉哈拉教堂起義以來看似安靜的哈利斯科州爆發了。在瓜達拉哈拉東北部「Los Altos」地區活動的反抗軍一般只裝配有舊式滑膛槍(鳥銃)和棍棒,他們就這樣開始攻占村莊。基督軍士兵的戰鬥口號為¡Viva Cristo Rey! ¡Viva la Virgen de Guadalupe!萬歲基督君王! 萬歲聖母瓜達盧佩! )。抵抗軍少有後勤供應,而且嚴重依賴聖女貞德的女兵英語Feminine Brigades of St. Joan of Arc(Las Brigadas Femeninas de Santa Juana de Arco),他們襲擊城鎮,操練和經營農場以供自己金錢,馬匹,彈藥和食物。而形成對比的是,戰爭後期的卡列斯政府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武器和彈藥。至少有一場戰鬥中,美國飛行員為聯邦軍提供了空中支援來對付基督抵抗軍。[23]

早先,卡列斯政府並未重視威脅。反抗軍有效打擊了agraristas(從全墨西哥雇來的鄉村民兵)和社會防禦軍(當地民兵),但是初期還是屢屢被鎮守重要城市的聯邦軍打敗。此時,聯邦軍數量為79,759人。哈利斯科聯邦指揮官,Jesús Ferreira將軍向抵抗軍進發時,他如實電告軍隊總部說「這將談不上是場戰役,不過是打獵罷了。」[24]這種態度同時也是卡列斯所持有的。[24]

然而,大部分之前幾乎沒有作戰經驗的抵抗軍,卻很好地計劃了他們的戰鬥。最為成功的抵抗軍領導為Jesús Degollado(藥劑師),Victoriano Ramírez(牧場工人),Aristeo Pedroza教士及José Reyes Vega教士。[25]Reyes Vega擁有名望而且紅衣主教Davila視他為「黑心刺客」。[26]至少有五個教士拿起武器,而且有許多人以多種方式協助他們。

墨西哥主教從未正式支持這場抵抗,[27]不過抵抗軍有暗示他們的事業是合法的。瓜達拉哈拉主教José Francisco Orozco和抵抗軍在一起;儘管他公開反對武裝起義,不過他也不願意離開他的教眾。

1927年2月23日,基督軍在瓜納華托州聖弗朗西斯科德爾林孔首次打敗聯邦軍,接著又在哈利斯科San Julián獲得勝利。然而,面對優越的聯邦軍,他們很快開始失敗,並且因逃離聯邦士兵而撤退到偏遠地區。哈利斯科州大多數的起義領導層不得不逃去美國,Victoriano Ramírez和神父Reyes Vega則留了下來。四月,基督戰爭平民部分的領導Anacleto González Flores,被捕並被折磨至死。媒體和政府宣布勝利,並計劃在起義區進行重教育運動。

神父Reyes Vega似乎為了證明抵抗運動並未被滅絕,並為González Flores報仇,4月19日,他帶頭襲擊了一列裝載有運給墨西哥銀行錢幣的火車。襲擊成功,但是戰鬥中Reyes Vega的兄弟陣亡。[26]

政府軍的圍堵政策,不但沒有壓制起義,反而助長了他們,數以千計的人們因為憎惡聯邦的殘酷手段,開始支援和加入抵抗軍。雨季來臨時,農民可回去收割,而此時基督軍比以往任何時候得到的支持都多。到8月為止,他們已經統一了行動,並持續攻打固守城鎮的聯邦軍隊。Enrique Gorostieta是一位全國宗教自由聯盟雇來的退休將軍,但他不久後將會加入抵抗軍。[26]雖然Gorostieta本人是自由主義和懷疑論者,但他最終也在脖子上戴上了十字並公開宣布他對上帝的信賴。[來源請求]

Reyes Vega和Pedroza神父天生就是士兵。Pedroza嚴格遵從道德且對他的教士誓言非常忠誠。然而,從天主教神學論的觀點來看,拿起武器到底是存在問題的。1927年6月21日,第一個基督軍女性部隊在Zapopan成立。她們以聖女貞德自命為聖女貞德的女兵。此部隊開始只有17人,後來拓展到135人。它的任務為為男性戰鬥人員獲得錢幣,武器,補給品和情報;同時也照料傷員。時至1928年3月,已有大約一萬婦女參加。許多走私去戰區的武器都由她們用堆滿穀物和水泥的手推車運輸。戰爭結束之時,成員已達2.5萬人。[來源請求]

與天主教會和教士關係緊密的de la Torre家族,協助將基督戰爭運動帶領到北墨西哥。此家族起先來自薩卡特卡斯瓜納華托州,後到阿瓜斯卡連特斯州,然後在1922年遷到聖路易斯波托西州。他們又因經濟原因遷往坦皮科,但最終因捲入宗教和抵抗運動而遷到諾加萊斯逃避當局的迫害(Nogales——既是墨西哥的城市也是邊境上接壤的亞利桑那州的同名城市)。[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基督軍在整個1928年都占上風,而且1929年聯邦軍面臨一場新的危機:韋拉克魯斯州的軍隊中發生了一場由Arnulfo R. Gómez領導的叛亂。3月下旬,基督軍試圖以此為契機攻打瓜達拉哈拉。攻擊失敗,但是4月19日反抗軍成功奪得特帕蒂特蘭。Vega神父陣亡。軍事抵抗運動變得勢均力敵,基督軍隊很快就面臨著他們軍隊內部的分歧。6月2日,Gorostieta被聯邦巡邏隊伏擊殺害。然而,此刻抵抗軍已有5萬人處於備戰狀態,並且似乎擺出一副長期抵抗的姿態。[來源請求]

Remove ads

外交和起義

Thumb
基督軍

1927年10月,當時的美國駐墨西哥大使為Dwight Whitney Morrow。他提出了一系列與卡列斯總統的早餐會議,並在此討論一系列從宗教起義到石油和灌溉的問題。這使他在美國報紙上得了「火腿雞蛋外交官」的綽號。既為地區安全,也為幫助解決美國的石油問題,Morrow希望衝突停止。來自全國天主教福利會英語National Catholic Welfare Conference的John J. Burke神父在這方面幫助了Morrow。卡列斯任期即將結束——前總統奧拉爾貢被選為總統,並計劃於1928年12月1日就任。

雖然奧拉爾貢之前在他的任期內對天主教徒比較寬大,但是墨西人,包括基督軍普遍認為卡列斯是他的傀儡領導人。[28]

選舉兩周後,奧拉爾貢被天主教激進分子José de León Toral刺殺,此事嚴重損害了和平進程。

1928年9月,國會任命Emilio Portes Gil為代理總統,並將在11月舉行一次大選。Portes對待教會比卡列斯開放,允許Morrow和Burke重新開啟和平提議。5月1日,Portes告訴外國通訊記者說「天主教教士,只要願意,可以重新舉行宗教儀式活動,只有一個條件,他們要尊重本國的法律」。次日,流亡大主教Leopoldo Ruíz y Flores發布一條聲明,主教們將不會要求撤銷法律,只需要它們較為仁慈地施行。1929年6月21日,Morrow促成使雙方達成一致。他的辦公室起草了一份協定稱為arreglos (意為安排),內容為允許在墨西哥的禮拜繼續,並對天主教徒讓出三項權利:只有被高階人員任命的教士需要登記,可以在教堂內進行宗教教育(但是不能在學校),所有公民,包括教士,可以請求改革法律。不過,協議中最重要的部分為,教會恢復使用財產的權利,教士恢復在這些財產中生活的權利。法律意義上說,教會不允許擁有房地產,其先前的設施依然屬於聯邦資產。不過,教會實際掌握著這些資產。這對雙方都是合適的安排,而教會表面上也終止了對反抗軍的支持。[來源請求]

過去的兩年之中,因除了宗教態度之外原因而敵視聯邦政府的反教權官員也加入了反抗軍之列。政府和教會之間協定公開之時,只有一小部分反抗軍歸家,這些人主要是感到他們已經取得戰爭勝利。另一方面,由於反抗軍並未參與會談商議,許多人感到被出賣,而且一些人繼續戰鬥。教會以逐出教會來威脅抵抗軍,抵抗運動也慢慢地消散。擔心遭到以叛徒身份被審判的官員試圖繼續維持抵抗。但是企圖失敗,許多人被捕和射殺,其他人則逃到聖路易斯波托西州,並在那裡得到了Saturnino Cedillo將軍的庇護。[來源請求]

1929年6月27日,墨西哥教堂的鐘聲幾乎是三年裡的第一次響起。戰爭已經奪去了9萬人的生命:聯邦方面56,882人,基督軍30,000人,不計其數的平民以及戰後反教權突擊中死去的基督軍。如Portes Gil所承諾的那樣,卡列斯法繼續在書面上保留,但聯邦不會試圖有組織地施行。然而,一些地方官員自我闡釋法律,繼續迫害天主教教士。

1992年,墨西哥政府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通過修憲正式給予所有本國宗教團體合法身份,出讓給他們有限財產權,並解除教士人員的限制。教廷與墨西哥政府的關係全面正常化,自1857年以來雙方方首次互派駐大使。

Remove ads

現今

墨西哥憲法禁止戶外禮拜,除非特別情況下,戶外禮拜一般需要政府許可。宗教組織不允許有印刷及電子媒體的銷售,廣播宗教儀式需要政府許可,教士不可成為政治參選人或者擔任公職。[29][可疑]

儘管有餘下的反教權條款,它們都沒有真正實施,天主教會享有政府所給予非常大的自由和人們獻來的供奉,這是過去從來沒有的。

戰爭餘波

很多事件中政府非但沒遵守,反而違背了休戰條款,它處決了大約500名基督軍領導人和5,000名基督軍士兵。[30]

卡列斯堅持要求教育由國家壟斷,壓制所有天主教教育並將世俗教育帶入天主教會,這些是停戰協議後對天主教徒的特定侵犯。卡列斯說:「我們必須進入和掌控兒童的心靈,年輕人的心靈。」[30]卡列斯政府軍事迫害天主教徒的行為在1935年後受到左傾社會主義總統拉薩羅·卡德納斯和國會的官方譴責。

1935和1936年間,卡德納斯逮捕了卡列斯和許多他的親信,並馬上將他們流放,卡列斯的統治結束。[31][32]禮拜自由不再受到壓迫,不過有些州仍然拒絕撤銷卡列斯的政策,[33]卡德納斯任期內,政府與天主教會的關係得到改善。[34]

然而,政府對天主教會的不尊重直到1940年,熱心信仰天主教的總統Manuel Ávila Camacho就任,才有所緩和。[30]墨西哥的教堂建築仍然屬於墨西哥政府[33]而國家關於天主教會的政策仍然歸屬聯邦管轄。Camacho的治理下,對教堂的禁令雖然在全國或個別州有要求,但不再在墨西哥任何地方執行。[35]

戰爭對天主教會的影響深遠。1926年至1934年間,至少40個教士被害。[30]抵抗運動之前有4,500位教士服務人們,但是到1934年為止,只有334位教士得到政府許可來服務1.5千萬人。[30][36]其餘人則因移民,驅逐和暗殺而被消除。[30][37]1935年為止,17個州已經完全沒有教士。[38]

基督戰爭的結束影響到了去往美國的移民。「他們被打敗之後,許多基督軍逃到美國(據某些人統計達到了墨西哥人口的5%)。許多人走到洛杉磯,在那裡尋得當時主管洛杉磯—聖地牙哥教區的主教John Joseph Cantwell的庇護。」[39]在主教Cantwell的贊助下,洛杉磯的基督軍難民形成了一個人數眾多的社區,並在1934年全城舉行了一場約有4萬人之眾的遊行。[40]

Remove ads

基督戰爭聖人

Thumb
被錯誤地指控炸彈襲擊,真福蒲彌格神父被逮捕和行刑隊槍決下令開火前,他展開雙臂作十字狀

天主教教會認定了多個在基督戰爭抵抗運動中犧牲的人為殉道者,其中包括真福蒲彌格神父,他被行刑隊於1927年11月23日處決,然而卻未得到審判,槍決原因是捏造出的參與刺殺前總統Álvaro Obregón的指控,但實際是因為他的神職活動挑戰了政府權威。[41][42][43][44][45][46]他的宣福禮於1988年舉行。

2000年5月21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封25位殉道者為聖人。[47][48]他們於1992年11月22日被冊封為真福者。這群人中有22名在俗教士和三名一般信徒。[47]他們並未拿起武器[48]但是拒絕離開他們的教眾和聖職,結果被政府軍槍殺或者吊死(提供聖禮)。[48]大多數人被聯邦軍處決。雖然Pedro de Jesús Maldonado在戰後1937年被殺,他也被認為是基督軍和聖徒之一。[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uis Bátiz Sainz神父是Chalchihuites地區的教區神父,也是哥倫布騎士會成員。他對聖體聖事的忠誠和殉道禱文為人所知:「主啊,我想成為殉道者;縱然我是你卑微的僕人,我也想為你的名字一滴滴地流出我的血。 」 1926年,教堂關閉前不久,他因與準備武裝起義的全國宗教自由聯盟的關係而被控告為一名反政府共謀者。8月14日,一隊士兵突襲他的私人住所並將他逮捕。他們將他和其他三名墨西哥天主教青年協會的青年一同處決,據說他沒有得到審判的權利。[來源請求]

2005年11月20日,天主教會宣布了另外13名反教權政權的受害者為殉道者,這為他們的宣福禮鋪下道路。[49]這些人大多數是平信徒,其中一名為14歲的José Sánchez del Río。同日,瓜達拉哈拉哈利斯科體育館內,紅衣主教José Saraiva Martins主持宣福禮儀式。[49]

社會主義教育和反鄉村教師事件

如上文提及,卡列斯法在卡德納斯任職總統後被撤銷。[33]卡德納斯得到了庇護教宗的尊重,且與墨西哥大主教Luis María Martinez成為朋友,[33]Martinez是墨西哥天主教會中的大人物,他成功和平地勸導墨西哥人遵守政府法律。儘管Saturnino Cedillo對教會給予給多自由,[33]教會仍拒絕支持此叛亂者的反卡德納斯運動。[33]

卡德納斯政府(1934-1940)繼續在教育領域上壓制宗教。[30][50]1934年10月,國會修改了憲法中的第三項條款,加入了如下引文:「國家賦予的教育應為社會主義教育,並且,除了摒除所有宗教信條外,還應通過給青年以對宇宙和社會生活的確切理性觀念,來組織教導和活動,與狂熱和偏見作鬥爭。[51]此修正案將會被以後的總統Manuel Ávila Camacho宣布無效,並在1946年正式從墨西哥憲法中廢除。[52]憲法對教會的禁令在Camacho的任期內將不會在任何地方執行。[35]

對社會主義教育的促進行為在一些學術界[53]和之前基督軍控制的地區遭到了強烈反對。

教宗庇護十一世在1937年3月28日發布通諭Firmissimam Constantiam表達了他對「不虔誠和墮落的學校」(第22段)的反對和他對墨西哥天主教行動的支持。這是庇護十一世發出關於墨西哥宗教狀況的第三和最後一封通諭。[4]

許多之前和基督軍有聯繫的人再次拿起武成為獨立叛軍,他們由其他天主教徒追隨,但在此時,手無寸鐵的教師成了和獨立叛軍相關暴行的主要目標之一。政府支持者馬上譴責了這些基督運動的人。[54][55][56][57][58]

鄉村教師沒有拿起武器,[59]但是他們中個別人拒絕離開學校和社區,於是被切掉了耳朵。[50][60][61][62]這就是被害且屍體同時又被侮辱的教師在墨西哥被稱為maestros desorejados(沒有耳朵的教師)的原因。[63][64]

某些極其惡性的事件中,教師被前基督抵抗軍折磨和殺害。[55][57]據統計,1935到1939年間,大約有300名鄉村教師以此種方式被害,而另有其他人統計至少有223名教師是1931到1940年暴行的受害者,[55]其中包括在普埃布拉Teziutlán城中(此城為後來總統曼努埃爾·阿維拉·卡馬喬的家鄉)對Carlos Sayago,Carlos Pastraña和Librado Labastida的暗殺行為;[65][66]教師Carlos Toledano被活活燒死在韋拉克魯斯的Tlapacoyan;[67][68]米卻肯州至少有42名教師被動用私刑處死:[57]Contepec的J. Trinidad Ramírez,Apatzingan的Pedro García,Huajumbaro的Juan Gonzalez Valdespino,伊達爾戈城的José Rivera Romero,Tacambaro的María Salud Morales;以及其他人。叛軍的暴行及相關反鄉村教師的天主教徒遭到天主教耶穌會運作的伊比利亞美洲大學發布的文章和書的批評。[69][70]

Remove ads

哥倫布騎士會及三K黨

美國和許多新成立的墨西哥哥倫布騎士會反對墨西哥國家性的迫害。迄今為止,有9位宣福或封聖的人為騎士會成員。美國騎士會募集超過一百萬元來幫助來自墨西哥的流亡者,繼續為被驅逐的神學校學生提供教育,和告知美國公民關於壓迫的事情。[71]他們派發了五百萬分傳單來告知美國人關於這場戰爭,並舉行數百場演說和通過無線電傳播消息。[71]除了培養公眾知悉情況,此會還會見了美國總統卡爾文·柯立芝以敦促干預墨西哥的壓迫。[72]

據哥倫布騎士會最高騎士Carl A. Anderson所說,當時墨西哥有三分之二的天主教議會被政府關閉。騎士會對此發行了海報和雜誌將基督軍士兵列為正義的典範。[73]

美國三K黨高級成員在1920年代中期給卡列斯提供了1萬元幫助打擊教會。騎士會秘密提供一組基督抵抗軍1千元購買武器彈藥的金融資助之時,給卡列斯的那份資金也隨之而來。此事發生之前卡列斯曾發送私人電報給墨西哥駐法國大使Sr. Alberto José Pani Arteaga,內容中說到:「…墨西哥的天主教教會是一場政治運動,必須被消滅才能繼續運作免受愚弄人民的宗教催眠術影響的社會主義政府…一年內,沒有教堂的聖禮,人們便會忘記信仰…[74]

Remove ads

基督軍戰歌

一位在世的基督軍,Juan Gutiérrez回憶基督軍讚歌時用的是西班牙皇家進行曲的曲調。[75]

西班牙語
La Virgen María es nuestra protectora y nuestra defensora cuando hay que temer
Vencerá a todo el demonio gritando "¡Viva Cristo Rey!" (x2)
Soldados de Cristo: ¡Sigamos la bandera, que la cruz enseña el ejército de Dios
Sigamos la bandera gritando, "¡Viva Cristo Rey!"
譯文(譯自英文維基百科)
我們恐懼時,聖母瑪利亞就是我們的保衛者和守護者
隨著一聲「基督君王萬歲」,她便使所有惡魔退散! (x2)
基督的戰士們,讓我們跟隨這面旗幟,因為它的十字表示神的軍隊
讓我們跟隨這面旗並宣告,「基督君王萬歲!」

其他觀點

法國歷史學家和研究人員Jean Meyer認為,基督軍士兵是試圖抵抗來自現代資產階級及其革命,城市精英,和富人這一類想壓迫天主教信仰的人的高壓的西部農民。[76]

流行文化

  • 胡安·魯爾福的著名小說《佩德羅·巴拉莫》就以西北部墨西哥的基督戰爭為背景。
  • 格雷厄姆·格林的小說《權力與榮耀英語The Power and the Glory》的背景就設為這個時期。
  • B·塔文的小說《馬德雷山脈的寶藏》(又譯《碧血金沙》)中有一較長部分就是專門寫這段被他稱為「強盜基督徒」的歷史。雖然小說發生的時間和這場抵抗相同,不過,由這部小說製成的同名電影中,沒有提及基督軍。
  • 電影《For Greater Glory》(《更大的輝煌》)在2012年上映,展現了基督戰爭中多個關鍵人物的鬥爭和勝利。
  • 許多基於史實有關這場戰爭的電影,短片,紀錄片自1929年以來就開始出現。[77]其中包括:
  1. El coloso de mármol (1929)[78]
  2. Los cristeros (或稱Sucedió en Jalisco ) (1947)[79]
  3. La guerra santa (1979)[80]
  4. La cristiada (1986)[81]
  5. Cristeros y federales (2011)[82]
  6. Los últimos cristeros (或稱The Last Christeros ) (2011)[83]
  7. Cristiada (或稱For Greater Glory ) (2012年6月1日上映)[84]

參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