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堂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堂子滿語ᡨ᠋ᠠᠩᠰᡝ穆麟德轉寫tangse)是滿人祭天祭神的場所。早在清朝崛起之前,女真民間即設堂子。《兩世罕王傳》作俠倡唐舍,亦能稱堂色堂澀,乾隆朝始改定堂子為漢譯[1],原稱祭堂子祭廟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令民間禁設,堂子遂成為宮廷專有。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攻克北京,即建堂子於玉河橋東,長安左門[2]。即今台基廠大街北端。《辛丑條約》簽訂之後,東交民巷地區成為使館區,清廷為保存面子,被迫將堂子遷至南河沿南口,即今北京貴賓樓飯店[3]。另兩處場所為坤寧宮寧壽宮區。

堂子建制帶有其民族自身的諸多特色,與中華傳統廟堂有顯著區別。其拜天圜殿為北向,與天壇之南向相反,院內還設有屬於皇帝、皇子及八旗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的73個石座,祭祀前,石座要插上松木桿,稱為「神杆」。[4]

堂子為專屬滿洲薩滿教的祭祀場所。每年元旦,必先祭祀於此,皇帝、皇子等人各就相應杆下行禮。康熙年間定製,祭祀堂子,不准漢官參與。故堂子鮮為人知。[5]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