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首都高速6號向島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首都高速6號向島線
Remove ads

首都高速6號向島線(日語:首都高速6号向島線しゅとこうそく6ごうむこうじません Shuto kōsoku 6 gō Mukōjima sen */?)是日本東京都中央區江戶橋系統交流道日語江戸橋ジャンクション至同都葛飾區堀切系統交流道日語堀切ジャンクション首都高速道路路線。

快速預覽 首都高速6號向島線, 道路資訊 ...
Thumb
首都高速6號向島線(向島出口附近)

概要

Thumb
高速六號向島線路圖

6號向島線不僅與5號池袋線同為S1川口線東北自動車道)方向、中央環狀線方向來往都心的路線之一,也連結了6號三鄉線常磐自動車道)方向、7號小松川線京葉道路)方向。

路線從江戶橋系統交流道與都心環狀線分出後,沿著日本橋川往東南再沿著箱崎川日語箱崎川跡往東北前進。此區間有連結多出入口的循環車道(箱崎圓環日語箱崎ロータリー)、結合東京城市航空總站日語東京シティエアターミナル箱崎系統交流道,構造非常複雜。再往前是跨越隅田川兩國大橋日語両国大橋,其構造包含了連結7號小松川線兩國系統交流道[1]。7號線無法直通向島出入口方向,因此需要利用箱崎系統交流道的循環車道。接著道路沿著隅田川東岸前進。該區段興建時採用與河川護岸工程同時施工的沉箱工法,橋墩與護岸為一體構造[2]。至向島出入口為止是1971年開通的第一期區間。再往前是1982年開通的第二期區間,通過白鬚東防災據點日語白鬚東アパート用地後,從新荒川橋日語新荒川橋跨過荒川至堀切系統交流道連接中央環狀線[3]

全線採高架構造,路線多建於河川與箱崎川公有水面填埋地上,因此鮮少徵收民有地。而針對箱崎川沿岸的駁船業者與倉庫業者,政府改提供他處土地做為替代,並也對部分停止營業的倉庫業者進行補償。向島地區原有東京大學一橋大學划船部艇庫,之後東大遷往埼玉縣戶田市,一橋大移至神奈川縣相模湖吾妻橋朝日啤酒倉庫與向島倉庫業者[4]、堤通東京都下水道局墨田抽水站[5]則取得區分地上權

6號向島線由於連結東京都心部與東北自動車道常磐自動車道京葉道路方向,交通量大,堵塞嚴重。特別是兩國系統交流道,本路線與7號小松川線的上行線因車道縮減導致堵塞。不過隨著中央環狀線開通、箱崎系統交流道改良、東京外環自動車道千葉區間開通後,堵塞頻率已大幅減少。

每年7月舉行「隅田川花火大會」時,會場附近的兩國系統交流道 - 堤通入口、堀切系統交流道間禁止通行。

Remove ads

出入口

全線都位於日本東京都內。

更多資訊 出入口編號, 中文設施名 ...
Remove ads

歷史

1959年8月18日,起於墨田區寺島町1丁目(現在的墨田區堤通向島出入口),終至中央區日本橋兜町1丁目(江戶橋系統交流道)的6.24公里區間以「東京都市計畫都市高速道路」6號線通過都市計畫[6]。當時計畫是經日本橋人形町日本橋久松町日本橋濱町至隅田川,但為了減少徵收民有地改經日本橋川上方及箱崎川跡填埋地[4]。同時,連接9號深川線的箱崎系統交流道也規劃建設東京城市航空總站日語東京シティエアターミナル[7]。1961年7月,隅田川左岸的箱涵基礎工程動工,東京奧運後正式展開興建工程。兩國系統交流道於1967年3月、箱崎系統交流道於1968年3月動工。1971年(昭和46年)3月21日,江戶橋系統交流道至向島出入口與7號小松川線開通[4]。1980年(昭和55年)2月5日,連接9號深川線的箱崎系統交流道啟用。

6號向島線剩餘區間與中央環狀線6號三鄉線的部分區間,也就是墨田區堤通1丁目(向島出入口)與足立區加平日語加平加平出入口日語加平出入口)、葛飾區四木日語四つ木四木出入口)之間的7.7公里於1971年3月1日動工[3]。1982年(昭和57年)3月30日,向島出入口至堀切系統交流道與中央環狀線堀切系統交流道至千住新橋出入口日語千住新橋出入口區間開通,6號向島線全線開通

交通量

24小時交通量(台) 道路交通調查

更多資訊 區間, 平成17(2005)年度 ...

(來源:「平成22年度道路交通センサス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平成27年度全國道路・街路交通情勢調査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國土交通省網頁))

Remove ads

註釋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