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豔粉蝶
一种蝴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豔粉蝶(學名:Delias pasithoe,英文俗名:Red-base Jezebel,別名:紅肩粉蝶、基紅粉蝶、紅根白蝶、褐基斑粉蝶、茜白蝶)在台灣以外漢語使用地區又名報喜斑粉蝶,是屬於粉蝶科的一種蝴蝶,是豔粉蝶屬的一種,也是其模式種。廣泛分佈於東洋界,包括喜馬拉雅山脈至華南及東南亞一帶低至中海拔山區。模式產地為中國雲南[1]。
Remove ads
語源
拉丁學名的種名「pasithoe」源自古希臘語「Πασιθέα」,即帕西忒亞(Pasithéa),是希臘神話中美惠三女神卡里忒斯之一,象徵風采、美麗和歡樂之義。
在台灣以外漢語使用地區,中文種名「報喜」拉丁種名首兩個音節的音譯(Pa-si),坊間又流傳名字是源於此種常見於新春季節,有報喜的兆頭而得名[3]。
在台灣使用的中文名字直接以屬名「豔粉蝶」命名,是因為此種為該屬的模式種。其屬名則源於屬中各種之外觀在粉蝶科中屬於斑紋較鮮豔的類群,使稱為「豔」粉蝶屬[4]。
分佈
形態

幼蟲剛孵化時體色爲黃色,有黃色毛,2齡後變成黃色及紅褐色相間的模樣。
成蟲前翅前緣長38-42毫米。頭、胸黑褐色;腹部背面黑褐色,腹面白色。雄蝶翅背面底色黑褐色,翅外側有白色點列條紋,翅內側則有泛藍灰色白斑,中室端有一白色斑點;後翅沿內緣有一片黃色紋。翅腹面底色亦為黑褐色,翅面布滿黃色斑紋,翅基有鮮明的紅斑。雌雄斑紋相似,雌蝶翅底色較雄蝶為淺,呈褐色,翅背面白斑亦較淺色而模糊,且後翅沿內緣無黃色紋;雄蝶前翅較細長而尖[2]。
習性
1-2齡幼蟲會刮食桑寄生的葉肉,大幼蟲會直接啃食葉片。幼蟲從孵化至化蛹階段都喜歡群聚活動,休息時會整齊的排列在葉片上,進食也是大夥整齊的排在葉緣。當成長至終齡時會呈小群體分散在鄰近的枝條或葉片上,化蛹時也一起行動。幼蟲在中海拔山區的夏,秋季可以正常生長,但冬季及早春時,幼蟲常會脫皮失敗或是死於前蛹期,即便順利化蛹者也不易羽化,無法正常發育的主因可能是受到氣溫過低影響。幼蟲的寄主植物包括[3][4]:
Remove ads
一年多代。全年四季可見。出沒於海拔0-2000米地區的常綠闊葉林。飛行緩慢,常在花叢上覓食。雄蝶具有領域性,會停棲在樹梢上,見同種的雄蝶經過即起飛驅趕。雌蝶常將數十粒的黃色卵直立產在同片成熟的葉片上,卵粒之間皆保持相同間距[2][4]。
亞種
- D. p. pasithoe
- D. p. porsenna (Cramer, [1775])
- - 華南亞種,分佈於中國東南部(海南、廣東、福建)[6]
- D. p. parthenope (Wallace, 1867)
- D. p. cyrania Fruhstorfer, 1913
- D. p. thyra Fruhstorfer, 1905
- D. p. curasena Fruhstorfer, 1908
- D. p. beata Fruhstorfer, 1905
- - 分佈於緬甸南部[11]
- D. p. pandecta Staudinger, 1889
- D. p. balabaca Fruhstorfer, 1911
- D. p. mera Talbot, 1928
- D. p. angustifascia Rothschild, 1915
- D. p. triglites Talbot, 1928
- D. p. goda Fruhstorfer, 1905
- D. p. grisea Fruhstorfer, 1898
- D. p. egialea (Cramer, [1777])
- D. p. horracki Joicey & Talbot, 1916
Remove ads
參考
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