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塘沽南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塘沽南站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是津山鐵路塘沽支線上的一個火車站。該站建於19世紀80年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存的最老的車站。原名塘沽站(現塘沽站原名「新河站」),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于家堡新華路,附近有海河開啟橋、于家堡中心商務區管委會等建築以及津濱城際的濱海站。
目前該站已全面停辦客運及貨運,車站站舍舊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進入于家堡金融區的整體規劃中,將成為集休閒、旅遊為一體的公共空間。已規劃大約1公頃的用地作為歷史文化保護用地用來建設配套建築。[2]
Remove ads
歷史
1888年,因為開平煤礦的外銷需要,京山鐵路修建,塘沽站隨之修建。
1907年,京奉鐵路開通並於1908年修建機車房來進行檢修等工作。
1907年,塘沽站重修。
1933年,日本關東軍參謀長岡村寧次在塘沽塘沽站與熊斌簽訂停戰協定《塘沽協定》。
1937年,塘沽站增加候車室、站台、天橋等設施,更加完善。
1942年,日本將塘沽站附近的迂迴線拆除,京山鐵路不再經過本站而改由改建的塘沽支線經過本站。[3]
1959年,塘沽站更名塘沽南站。
2004年10月7日,由於中國鐵路第五次大提速,塘沽南站開往天津站的,俗稱「塘沽短兒」的列車正式停運,塘沽南站客運停用。
2024年,由於地鐵文化街站主體結構施工需要,塘沽支線拆除,該站亦停辦貨運,並配合拆除大部分鐵軌設施。
文化遺產
2007年,車站站舍在天津十大不可移動文物評選活動中被評為「十大不可移動文物」之一[4]。2013年1月5日,建築以「塘沽火車站舊址」的名義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5]。同年3月5日,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
車站結構
該站有一個側式站台,一個站房。出站口與站房均毗鄰新華路,現在可以通過原出站口進入車站。在站台以南200米處有一個用於車站人員辦公的二層小樓,現仍在使用。
該站有5條貨運軌道。
該站原有一個跨鐵路的天橋,現已拆除。[7]
相關圖片
-
塘沽南站辦公小樓
-
塘沽南站站外的公告欄
-
塘沽南站候車室內部
-
塘沽南站出站口
連接車站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