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壺指陶瓷或金屬製成的一種容器。壺的形制深腹斂口,多有蓋。通常用來盛茶、酒等液體。在中國古代,壺也是一種用於盛酒的禮器。壺有圓壺、方壺[1],容量約一石[2],比甒大。

歷史及沿革

壺的產生年代很早,甲骨文上就已經發現壺字。壺在誕生之初是陶器的一種,有盛水、盛酒之用,後來發展為銅器,兼作一種盛酒的禮器,有圓壺、方壺兩種。[3]
隨著飲茶品茗風尚的普及,壺也用來泡茶、盛茶,這種壺叫作茶壺,發展出「壺嘴」用於倒水,手柄也變爲一支,不再是對稱的兩支,可能還帶有提環,體型也變得小巧、便攜。雖然茶壺一般用來泡茶,但因爲帶壺嘴和手柄也方便盛水、倒水,因此也為水壺所採用。這時的水壺不僅可以在家中泡茶、盛酒,也可拿在手中。老北京夏天常可見到如此景象:白髮老頭坐在胡同門口,一手扇扇子,一手端著酒壺,不時啜幾口。
在少數民族的盛水器具中,也有像台灣原住民「椰殼水壺」這樣的水壺,他們不僅使用陶壺,也會使用椰子的外殼製成椰殼水壺。這類水壺多是用來舀水、盛水,開口大,帶提手或手柄,不帶壺嘴。[4]
Remove ads
圖例
注釋
參考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