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夏娃

《圣经》中的人类始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夏娃
Remove ads

夏娃希伯來語חַוָּה;阿拉伯語:حَوَّاء羅馬化:Ḥawwāʾ希臘語Εὕα羅馬化Heúa拉丁語Eva;英語:Eve),天主教漢譯作厄娃伊斯蘭教漢譯作哈娃,是希伯來聖經創世記》以及《古蘭經》中的一個人物。根據亞伯拉罕宗教中的創世神話,[1]她是世界上第一位女人。夏娃同時也是亞當的妻子。

快速預覽 夏娃, 兒女 ...

根據《創世記》第2章,夏娃是上帝英語God in Abrahamic religions耶和華)用亞當肋骨造的亞當的伴侶。[2]但她屈服於英語Serpents in the Bible的誘惑,從知善惡樹上吃了禁果,還把果子分給亞當,結果第一批人類被逐出伊甸園。在如何看待亞當、夏娃不順服上帝(常稱為人的墮落)以及這些行為對全人類的後果的問題上,基督教各教會存在分歧。基督教和猶太教教義有時認為亞當(第一個男人)和夏娃對墮落負有不同程度的責任,而伊斯蘭教教義認為二者負有同等責任。

按照古老的傳統,天主教會將夏娃與亞當一併視為聖人。[3]中世紀以來,許多歐洲國家(包括德國匈牙利愛沙尼亞立陶宛斯堪地那維亞國家)在12月24日慶祝傳統的亞當與夏娃瞻禮

Remove ads

詞源

Thumb
夏娃的創造 義大利奧爾維耶托主教座堂上的大理石浮雕,由洛倫佐·馬坦尼英語Lorenzo Maitani創作

「夏娃」在希伯來語中是「Ḥawwāh」,最普遍的說法認為是「活物」(living one)或「生命之源」(source of life)的意思,因為其發音似「ḥāyâ」,即「生活」(to live),該詞來自閃米特語詞根「ḥyw」。[4]

有人將Hawwāh與胡里安人女神Kheba比較,而根據阿馬爾奈文書青銅時代晚期耶路撒冷的人們崇拜Kheba。一些人提出,Kheba這個名字可能來源於基什第三王朝的第一任統治者Kubau。[5][6]

女神阿瑟拉,即埃爾之妻、前1千紀以來的埃洛希姆之母被封為「Chawat」,後演變為亞拉姆語的「Hawwah」、英語的「Eve」。[7]

還有人提出希伯來名「夏娃」(חַוָּה‬)也和亞拉姆語中表示「蛇」的詞(古亞拉姆語英語Old Aramaic languageחוה猶太-巴勒斯坦亞拉姆語英語Jewish Palestinian Aramaicחִוְיָא)相似。[8]該詞源假說的是由於《創世記拉巴英語Genesis Rabbah》20:11中提到了一處利用希伯來語「Chavvah」和亞拉姆語「chivviya」的諧音的雙關語。儘管該用法有拉比教義思想的色彩,但尤利烏斯·威爾豪森西奧多·諾德克英語Theodor Nöldeke等學者仍主張其詞源相關性。[9]

Remove ads

《創世記》中

Thumb
《夏娃的創造》,截取自米開朗基羅西斯廷教堂天花板

創造

Thumb
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的《夏娃的創造》鉛筆畫,反映了「可以稱她為女人」這段話。該作創作於約1803–05年,目前由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10]

在《創世記》2:18-22中,女人作為男人的ezer ki-negdo被創造,這個詞很難翻譯。Ki-negdo的意思是「與他一起、相對,作為和他對應的人」,而ezer則是為了另一人積極地干預。[11]女人被稱為ishah,一種說法是她是從ish那裡帶走的,意思是「男人」;但這兩個詞實際上沒有關聯。後來,在伊甸園的故事之後,她將被取名為Ḥawwāh(夏娃)。該詞在希伯來語中意為「生活」(living),來自一個可表示「蛇」的詞根。[12]長期以來的解經傳統認為,使用男人的肋骨強調男人和女人都具有同等的尊嚴,因為女人是由與男人相同的材料製成的,也是通過相同的過程被塑造和賦予生命的。[13]實際上,傳統上翻譯為「肋骨」(rib)的詞也可以指側(side)、室(chamber)或橫梁(beam)。[14]「肋骨」在蘇美爾語中是雙關語,「ti」既可指「肋骨」也可指「生命」。[15]

上帝用「אַחַת מִצַּלְעֹתָיו‬(tsela)」創造了夏娃,傳統上譯為「他的一條肋骨」該術語還可以表示彎曲、跛行、逆境和側。女性主義神學家最近對傳統讀物提出了質疑,他/她們建議將其改寫為「側」,以支持男女平等而非男尊女卑的理念。[16]這樣的解讀與阿里斯托芬的愛的起源的故事和柏拉圖的《會飲篇》中性別分離的故事異曲同工。[17]最近的一項意見基於男人和女人的肋骨數量相同,推測上帝取出的骨骼是陰莖骨,許多雄性哺乳動物的陰莖中都有這種小結構,但人類卻沒有。[18]

驅逐出伊甸園

Thumb
《亞當和夏娃被驅逐出伊甸園》,漢斯·海耶達爾英語Hans Heyerdahl,1877

夏娃出現在了《創世記》第3章的「趕出伊甸園」敘述中,該敘述在智慧傳統中被稱為寓言或「智慧故事」。[19]由於經文使用的是四字神名「YHWH」,底本學說將這一部分的敘述歸為耶和華文獻[20]

在驅逐伊甸園的敘述中,一條有腿的蛇(可能與巴比倫的伊什塔爾城門上出現的那條蛇相似)與女人之間進行了對話(3:1-5)。[21]根據2:19,蛇被認為是耶和華在所造的野獸之一。[21]女人願意與蛇交談,面對其對神的命令的質疑,女人食用了耶和華在2:17提到的禁果。[21]蛇直接違反了耶和華的命令。[21]亞當和女人也犯了罪(3:6-8)。[21]耶和華質問亞當時,亞當將罪歸因於女人(3:9-13)。然後,耶和華要求女人解釋原因,而她指責那條毒蛇,於是蛇被詛咒以肚子爬行,從而失去了四肢。[21]

Thumb
法國巴黎聖母院入口處的亞當、夏娃和蛇(雌性)的雕像。蛇被描繪為反映夏娃形象的寫照在早期的圖像誌中很常見,因為女性被認為是人類原罪的根源。

然後神對所有犯罪者作出三項判決(3:14-19)。[21]審判的神諭首先給蛇定罪,然後是女人,最後是亞當。蛇受到耶和華的咒詛後,[22]女人受到的刑罰影響她的兩個主要角色:生育和順從丈夫的關係。[23]隨後是亞當的刑罰 。[24]隨後簡短的經文描述了亞當的反應——給女人起名夏娃,以及耶和華用動物皮造服裝(3:20-21)。伊甸園的故事以神的話語結束,其中作出了驅逐男人和女人的決定,並執行之(3:22-24)。

Remove ads

人類之母

夏娃(及其後的女人)被加以生活和分娩時的痛苦,並要在丈夫的管轄之下。亞當和夏娃育有兩個兒子:該隱與亞伯,該隱是種地的,亞伯是牧羊的。亞伯死後,夏娃生了第三個兒子塞特,而挪亞(以及全部現代人類)是塞特的後裔。根據《創世紀》的記載,塞特出生於亞當130歲時,[25][26]亞當「生了一個兒子,形像樣式和自己相似」。《創世記》5:4表明,夏娃的兒女不僅有該隱、亞伯和塞特。

在其他作品中

Thumb
《Lilith》,約翰·柯里爾,1887

某些概念,例如蛇被視為撒旦、夏娃的罪惡是性誘惑,或者亞當的第一任妻子是莉莉絲,皆來自猶太偽經英語Jewish apocrypha中的各種文學作品,但在《創世紀》或摩西五經中都沒有。有關這些主題的有現存的希臘語、拉丁語、斯拉夫語、敘利亞語、亞美尼亞語和阿拉伯語著作,可以追溯到古老的猶太思想。其中有影響力的概念隨後被基督教神學所採用,但未被現代猶太教所採用。這標誌著兩種宗教之間的根本分歧。偽經的一些最古老的猶太部分被稱為初始亞當著作(Primary Adam Literature),其中一些作品被基督教化。基督教化的作品例子有《亞當夏娃書》,稱為《亞當和夏娃與撒旦的衝突英語Conflict of Adam and Eve with Satan》,英文版由所羅門·凱撒·馬蘭英語Solomon Caesar Malan譯自衣索比亞吉茲語(1882),[27]還有題為《珍寶洞英語Cave of Treasures》的敘利亞文原創作品[28],奧古斯特·迪爾曼(August Dillmann)指出其與《衝突》有密切聯繫。

Remove ads

宗教觀點

猶太教

基督教

一些早期教父解釋哥林多後書11:3和提摩太前書2:13-14時,認為使徒保羅因夏娃輕信蛇的誘惑、誘使亞當吃果實,並因吃果實本身的僭越,而提倡婦女保持沉默和順服。

在2世紀初,特土良向女聽眾說,她們「是魔鬼的門戶」,並繼續解釋道,所有婦女都應對基督的死負責:「由於妳們的背棄——也就是死亡——甚至連神的兒子都得死。」[29]聖奧古斯丁用夏娃的罪過來證明他的人性因墮落而永久地受損了,這形成了天主教的原罪教義。都爾的額我略在有43位主教出席的馬孔第三會議(公元585年)中記錄道,一位主教堅持認為, 「女人」不能放在「人」(homines)一詞下,因為她對亞當的罪負有責任,並且靈魂有欠缺。但是,他的提案被駁回,未被進一步處理。

在基督教藝術中,夏娃最常被描繪成亞當的誘惑者,而且在文藝復興時期,伊甸園裡的蛇常常被描繪成與夏娃相同的女人臉。她也被與潘多拉的希臘羅馬神話相提並論,其中潘多拉將邪惡帶入了世界。

一些基督徒聲稱一夫一妻制在亞當夏娃的故事中有暗示,因為一個女人是為一個男人創造的。夏娃被帶到男人的身邊不僅意味著她在婚姻狀態中處次要角色(哥林多前書11:9),而且還強調了夫妻之間的親密結合以及女人對男人的依靠。

在傳統基督教中,夏娃是馬利亞(耶穌之母)的預示,馬利亞有時也被稱為「第二個夏娃」。

諾斯替主義

伊斯蘭教

Thumb
Manafi al-Hayawan的繪畫(有用的動物),描繪了阿丹和夏娃。伊朗馬拉蓋,1294-1299年

阿丹(漢譯《古蘭經》中「亞當」的譯法)的配偶在《古蘭經》第2章30-39節、第7章11-25節、第15章26-42節、第17章61-65節、第18章50-51節、第20章第110-124節,以及第38章71-85節有提到,但「哈娃/夏娃」(阿拉伯語:حواء羅馬化:Ḥawwā』)一名從未在古蘭經中表明或使用過。哈娃的名字僅在《聖訓》中被提及。[31]

包括《古蘭經》和聖行在內的伊斯蘭文本中對阿丹和哈娃的敘述與《妥拉》和《聖經》相似但有所不同。《古蘭經》敘述了真主創造「從一個人創造你們,他把那個人的配偶造成與他同類的,並且從他們倆創造許多男人和女人」的故事(婦女4:1),但是有聖訓支持女人創造自肋骨(布哈里聖訓4:55:548及7:62:114、穆斯林聖訓實錄8:3467及8:3468)。哈娃並不因誘使阿丹吃禁果而負全責(原罪的概念也不存在)。相反,《古蘭經》指出兩人都吃了,並且都應為這一過犯負責(古蘭經20:121-122)。

隨後的聖訓(由艾布·胡萊勒英語Abu Hurairah敘述)的真實性受到爭議,其中認為穆罕默德將哈娃指定為女人背叛的象徵。「阿布·赫拉伊拉述:先知說:'若不是因為巴尼以色列,肉就不會腐爛;如果不是因為哈娃,女人就不會背叛丈夫。」(布哈里聖訓第55卷611)相似但更明確的版本可在地位第二高的先知敘述《穆斯林聖訓實錄》中找到。「艾布·胡萊勒(願真主喜悅他)述真主的使者(願他平安)的話說:如果不是哈娃,女人永遠不會對丈夫不忠。」(Hadith 3471,第8卷)。

Remove ads

巴哈伊信仰

巴哈伊信仰在《已答之問》中對夏娃作出了闡述。阿博都巴哈將夏娃描述為靈魂的象徵,並包含著神聖的奧秘。[32]巴哈伊信仰聲稱先前亞伯拉罕傳統中的夏娃的故事是隱喻性的。[33]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