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前推公曆

將格里曆回推至最早採用的時間點以前而成的曆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前推公曆,是將現行的公曆(格里曆)向前推算到1582年之前的日期的曆法應用。在1582年10月15日之前的所有日期,只有在信息交換的合作夥伴之間有共識的情況下,才按此曆法計算。 「proleptic Gregorian calendar」 在中文中沒有固定的翻譯,也被翻譯為前公曆[1] Proceptic 西曆[2]逆推格里曆等。

在1582年後採納公曆的國家,有時也會追溯既往把1582年後的儒略曆日期公曆化。例如喬治·華盛頓的生日是儒略曆1731年2月11日(舊式)。在英國改用公曆後,按照公曆的曆法向前推算,華盛頓的生日是1732年2月22日,這是現在記述他生日的日期[3]

歷史背景

格里曆於1582年開始施行,用以糾正儒略曆的時間積累誤差。現行的公曆,就是格里曆。

前推公曆的概念,主要是為了在研究和記錄歷史事件時,能將1582年之前的日期按格里曆重新計算,以保持日期的一致性。

應用場景

前推公曆在 ISO 8601:2004 的標註中有所體現,要求在信息交換的合作夥伴同意的情況下使用前推的。歷史學家、天文學家以及程式語言和資料庫(如MySQLSQLitePHP等)經常使用此曆法來處理早期的日期數據。

大多數研究瑪雅文明的學者也使用前公曆[4],特別是在轉換長計數日期(公元前1世紀 - 公元10世紀)時。

引用歷史文獻的最佳做法是引用原文中表達的日期,並在註明公曆日期的同時給出推斷公曆日期的方法。這種做法允許其他人重新評估原始證據[5]

例如,據稱神武天皇的即位日——公元前660年2月11日,在前推公曆中進行了計算,並確定為日本的建國紀念日。

年份計算差異

傳統紀年法和天文學的紀年法在對待公元前的年份描述上有所差別。傳統紀年法的紀元前1年緊隨紀元後1年,無0年的概念。而天文學的紀年法中使用0年,並將更早的年份表示為負數,方便計算跨紀元的年數。

從數學上講,為了便於計算公元前和公元後之間的年數,包含公元0年並將較早的年份表示為負數更為方便。這是天文年份編號和國際標準日期系統 ISO 8601 的慣例。在這些系統中,公元0年是閏年[6]

儘管儒略曆在名義上始於公元前45年,但公元前45年到公元前1年之間的閏年是不規則的(參見閏年錯誤)。因此,具有四年閏年的儒略曆僅用於從公元4年末到1582年或更晚(視具體國家而定)。

儒略曆和前推公曆日期之間的差異

在首次正式引入公曆之前,儒略曆和公曆日期的區別如下:

下表假設儒略閏日為2月29日,但儒略閏日,即bissextile日(拉丁語ante diem bis sextum Kalendas Martias)是通過重複2月24日完成的(參見儒略改革)。因此,所有閏年的2月24日至29日之間的日期都有可能不遵守規則。

注意:當轉換年份中的日期是儒略曆而不是公曆時,當轉換跨越2月和3月的邊界時,將2月29日包括在計算中。

更多資訊 儒略曆範圍, 公曆範圍 ...
Remove ads

參考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