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多倫多唐人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多伦多唐人街
Remove ads

多倫多唐人街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的民族聚居區,擁有高比例的華裔居民及其企業。這些社區是該地區華裔加拿大人的重要文化、社會和經濟中心。除了多倫多以外,大多倫多地區的幾個地區也擁有高比例的華裔居民及其企業。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在多倫多,直接使用「唐人街」一詞時,通常指的是位於多倫多市中心的一個社區,沿著登打士西街士巴丹拿道延伸。該市中心的唐人街的華人社區起源於該市第一個唐人街英語First Chinatown, Toronto。隨著城市的變化和20世紀中葉以後的移民浪潮,多倫多東區華埠在闊野大道(Broadview Avenu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和芝蘭街(Gerrard Street)的交匯處發展起來,以及在士嘉堡北約克郊區的唐人街。在大多倫多地區,萬錦密西沙加列治文山都發展出了相當規模的唐人街。事實上,士嘉堡萬錦列治文山的大型華人社區實際上形成了一個連續的L形帶。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The Ward, c. 1910. Toronto's first Chinatown was situated in The Ward, an area that attracted new immigrants to the city.

多倫多的唐人街首次出現在19世紀90年代,當時由於加州的種族衝突和美國東部的經濟蕭條,許多美籍華人移民來到這裡。[1]

19世紀

多倫多華人社區最早的記錄可以追溯到Sam Ching,他於1878年在阿德萊德街(Adelaide Street)擁有一家手洗店。 [2] Ching是第一個被列入該市名錄的華人,[3] 現在有一條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巷子。 [4] 第一家中式咖啡館於 1901 年開業,1912 年這一數字增加到 19 家,十年後又增加到 100 家左右。[5]

當時多倫多的華人企業適應了清朝的政治,並在物理上將自己分為支持慈禧太后領導下的大清帝國政治改革的企業和支持推翻滿清王朝的革命的企業。[6] 1909年的多倫多城市名錄將它們顯示為兩個不同的華人商店集群,位於:

  1. 皇后街東(Queen Street East)與喬治街(George Street),毗鄰保皇會
  2. 皇后街西(Queen Street West)與約克街(York Street),毗鄰致公堂(一個支持中國革命家孫中山的秘密組織)[7][6]
Remove ads

20世紀

1912年清朝滅亡後,保皇會解散,其旁邊的生意也從皇后街東街區遷出。與此同時,皇后西街和約克街的華人社區繼續發展,並搬進了沃德區英語The Ward, Toronto(43.654°N 79.385°W / 43.654; -79.385)內猶太人口騰出的鄰近房產。[6]這創造了多倫多第一個唐人街英語First Chinatown, Toronto

21世紀

隨著加拿大華人開始在大多倫多地區定居,周邊地區出現了許多唐人街。即使在第一個唐人街英語First Chinatown, Toronto的前街區,老餐館也繼續蓬勃發展。雖然登打士西街和灣街(Bay Street)附近的標誌性西湖餐廳已經關閉,但華都海鮮酒家、粵東餐廳和康盛餐廳仍在該地區營業。

多倫多的唐人街

Thumb
Shops along Spadina Avenue in downtown Chinatown

現在的市中心唐人街,位於士巴丹拿大道和登打士街西(43.653°N 79.398°W / 43.653; -79.398),[8][9]也稱為舊唐人街,以前是猶太區並於 20 世紀 50 年代形成。[8]

隨著第一個市中心唐人街被徵用,以及隨後由於海外華人社區不斷移民而導致西唐人街的房產價值上漲,許多加拿大華人移民到多倫多東端的Riverdale。[10] 第二個規模較小的華人社區於 1971 年隨著 Charlie's Meat 的開業而成立。 [11] 以傑拉德街東 (Gerrard Street East) 為中心,位於 Broadview 大道和 Carlaw 大道(43.666614°N 79.347295°W / 43.666614; -79.347295)之間,華裔越南人和中國大陸移民在該地區占主導地位。

20 世紀 80 年代,香港華人和台灣人湧入士嘉堡的兩個街區——阿金庫爾 (Agincourt) 和米利肯 (Milliken),尤其是謝潑德大道 (Sheppard Avenue) 和米德蘭大道 (Midland Avenue) 周圍。阿金庫爾龍中心購物中心 (Agincourt Dragon Centre Mall) 於 1984 年開業,由洪丹尼爾 (Daniel Hung) 和洪亨利 (Henry Hung) 兄弟擁有的兆邦開發公司 (Shiu Pong Development Company) 開業,是大多倫多地區「中國購物中心」激增的先鋒,該購物中心是大多倫多地區的大型購物中心,設有專門為華人服務的餐廳和商店。[12][13][14][15]

Thumb
在上世紀80年代,位於Agincourt的Scarborough社區迎來了來自香港和台灣的中國人的湧入。

這座前城市是大量中國移民的家園,但只有少數購物中心為其提供服務,而且大多位於東端。 20 世紀 80 年代,Finch Avenue/Leslie Street 交叉口、Keele Street 和 Sheppard Avenue 以及 Victoria Park Avenue 和 McNicoll Avenues 周圍的小型餐館和超市激增。這些經常與阿金庫爾唐人街競爭並補充。由於北約克相對富裕,芬奇-萊斯利廣場仍然欣欣向榮,儘管它的顧客現在已經多樣化。然而,士嘉堡北部的華人顧客逐漸離開,導致維多利亞公園和麥克尼科爾周圍的商業衰退。多倫多威洛代爾韓國城飛地也有一些中國企業。

更多

參考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