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城咸安宮
位於臺灣彰化大城的保生大帝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城咸安宮,是位於臺灣彰化縣大城鄉大城村的保生大帝廟,道光元年(1821年)建廟,為大城村、東城村、西城村的信仰中心,今列歷史建築。
建築
大城咸安宮三川殿面寬三開間,構架同雲嘉地區陳應彬系統建築。屋頂中脊上作福祿壽,脊腹為八仙與花草,兩側為雙龍回首剪黏。門梁上三層疊鬥牌樓面,懸掛「咸安宮」廟額,板門左右各立石獅。前簷廊明間處左右各立柱頭八角形、上接一蓮花形木構件的龍柱。龍柱柱頭與壽樑相接處,立有花鳥圖案木透雕雀替。[1]
正殿構架與八卦山漳式建築極相似。正殿神龕進深三架間,居中處祀奉神明及供桌所,左右兩側為木透雕格扇,上方為八仙彩繪水平橫梁,上緣為木櫺橫批窗。地坪部份,明間鋪設六角磚,次間則丁鋪尺仔磚。[1]
沿革
大城鄉為以信仰王爺千歲信仰與保生大帝為主的泉州人所開墾[2]。相傳開墾時,有吳姓先民見當地處瘟疫叢生,便返回白礁慈濟宮迎請保生大帝神像帶回大城[3]。廟的紀事碑「咸安宮改築記」載,道光元年大城庄開街,因此建立大城咸安宮[1][4]。
1928年重建時,大城咸安宮廟身方位較原廟偏北[5]。1929年竣工,廟身坐西朝東,兩進帶兩廊格局[1]。
1986年,後殿拆除改建現代鋼筋混凝土建築[1]。
2007年12月7日,彰化縣古蹟指定及歷史建築登錄審議會議通過大城咸安宮列為歷史建築[6]。2013年8月21日,大城咸安宮申請古蹟一案,未予通過[7]。
之後管委會自籌新台幣142萬、文化部補助2139萬,縣府編列配合款572萬,以請彩繪師陳敦仁、大木作師蘇福壽、小木作師孫國輝、泥作師林洋慶、剪黏泥塑匠師王武雄對廟身修復[8]。2019年12月27日舉行開工,彰化縣長王惠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古蹟聚落組副組長林炳耀、大城鄉長蔡鴻喜、大城咸安宮主任委員吳信楷等參與[4]。2022年8月27日,縣長王惠美等舉行完工典禮[8]。
Remove ads
信仰

大城村、東城村、西城村以大城咸安宮為共同信仰,每逢保生大帝農曆三月十五誕辰就集體以各式陣頭及供品前來祭拜[9]。相傳道光初年,外來盜賊前來掠奪時忽然西北方突然烏雲密佈並降下豪雨,之前受乩童示警的村民即趁勢追擊,從此對保生大帝更是崇拜有加[3]。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