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客嬸婆祠
位於臺灣彰化縣大城鄉大城村的陰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歷史
相傳大城村昔日有一名叫「客」的富翁去世後,將大筆土地留給妻子,因此該女子被稱為「客嬸婆」[1]。無子嗣的客嬸婆去世後,繼承其產業的吳姓[a]人家在西平路的自宅建小祠祭拜[2]。隨著西平路先後多次拓寬,客嬸婆的小祠並未隨路面拓寬遷移,所以形成坐落於道路中央的特殊景觀[2][3]。1995年,村長王財樹說明,客嬸婆傳出不少靈驗故事,如幫嬰兒收驚、協助民眾尋找走失禽畜,成為大城、東城及西城等三村村民的信仰[1]。
1995年,大城鄉公所為了改善交通負荷,決定將8公尺寬的西平路拓寬為12公尺,此舉受到了客嬸婆祠信徒的反對[1]。當時拆遷補償費僅每坪6千元,也引起居民不滿[4]。該年9月9日,中秋節,鄉公所透過大城村長王財樹、西城村長王天、東城村長吳樹啟在大城咸安宮展開協調,經咸安宮乩童溝通,達成鄉公所出資120萬元讓客嬸婆祠遷至鄉有土地重建的共識[1]。新廟[b]地擇定在台山段第43地號[3]。
1996年4月29日,地方在客嬸婆舊址舉行歡送晚會[2]。次日下午1點30分,客嬸婆祠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王天、副主任委員王財樹、吳樹啟三人將神位請出,2點半在雨天中抵達新廟,至3點由彰化縣長阮剛猛與鄉長許先助主持剪綵、開門儀式[3]。
Remove ads
參考
註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