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德國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德國寶,1909年德華銀行在德屬膠州灣租借地(今屬中國山東省青島市)發行的一類硬幣,面額有「壹角」和「伍分」兩種,材質為銅鎳合金[1]。該幣只作為輔幣發行一年時間,且流通區域僅限青島附近,鑄量稀少[2]

歷史

1889年2月,德國多家銀行、企業在德國政府的組織下,於首都柏林制定創立德華銀行的計劃;同年5月15日,德華銀行在上海德國總領事署進出登記,並將總行設在上海;次年1月開業。其後於1896年在柏林、加爾各答天津,1897年在漢口分別設立分行[3]:303

1897年,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二世藉口「鉅野教案」強占膠州灣,翌年迫使清政府簽定《中德膠澳租借條約[2]。通過該條約,德國租借膠澳地區青島)99年,租期內膠澳地區完全由德國管轄,山東省成為德國的勢力範圍[4]

德華銀行於1898年在青島,1904年在濟南分別設立分支機構[3],其發行的紙幣在整個山東省內均有流通。1909年10月[5],德華銀行上海總行授權青島分行在德國膠澳租借地內發行「大德國寶」鎳幣[4],也被稱為鎳鎘小元或白銅硬幣[6],在租借地內作為輔幣流通,僅有1909年一個年版。「大德國寶」鎳幣含銅75%,含25%[7],有5分和1角兩種面額,以5分幣20枚或1角幣10枚等於墨西哥銀元(鷹洋)1元[6],發行數量為1角幣67萬枚,5分幣61萬枚[a][5]。德國膠澳當局規定,3元以內交易時,不得拒絕接受大德國寶鎳幣,且膠澳政府負有無限兌換鷹洋的義務。該幣是中國最早的流通鎳幣,也是清朝唯一的流通鎳幣。該鎳幣流通市面後,德國殖民當局隨即限期減少使用或禁止使用原本流通市面的各類小銀元,山東鐵路公司的車票和運費也只收德華銀行紙幣、墨西哥銀元和大德國寶鎳幣。除青島外,該幣在膠濟鐵路沿線和濟南也有流通[6]。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並喪失在青島的租借地,大德國寶退出流通[8][9]

「大德國寶」鎳幣在柏林造幣廠英語Staatliche Münze Berlin製造[5],該幣正面的雕刻師為保羅·施圖爾姆,背面的為奧托·舒爾茨(Otto Schultz[1][10]

Remove ads

形制

更多資訊 面額, 圖片 ...

注釋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