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內閣總理大臣 (清朝)
清代改行內閣制後的內閣首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內閣總理大臣,簡稱內閣總理,是中國清朝末期內閣的首長,設置於1911年5月。清政府將軍機處與大學士內閣,不再以軍機大臣執掌政事,效法明治維新的日本改設內閣總理大臣(首相),與諸大臣組織責任內閣。唯多半為皇族或滿洲人士,不得民望。這亦是中國自1380年明太祖廢除中書省和丞相後,重新設立類近宰相的職位並具有政府首腦的功能。
同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清廷不得已,只好在11月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以便討伐革命黨人[1]。袁世凱一面以武力壓迫南方革命,另一方面卻暗中與革命黨人談判,換取利益,而革命黨人亦認為袁是能領導中國的有力領導人,遂行謀定,是為南北議和。不久,袁與北洋諸將領通電支持共和,宣統帝宣布退位,清朝被中華民國取代,原內閣總理大臣的功能則被中華民國國務總理取代。
Remove ads
歷任內閣總理大臣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