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黃酸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黃酸(英語:Rhein), 又稱山扁豆酸、決明酸(英語:cassic acid)[2],是從大黃中提取得到的蒽醌衍生物[3]。作為蒽醛衍生物,大黃酸具有瀉藥作用,在植物體內常以糖苷的形式存在,如大黃酸-8-糖苷或葡萄糖大黃苷等[3]。大黃酸於1895年首次分離得到[4]。其可以在波葉大黃[5]、掌葉大黃[6]等大黃屬植物中發現,也可以在豆科決明屬翅莢決明中發現[7]。
最初,含有大黃酸的大黃屬植物被用作瀉藥。人們認為大黃酸連同其他蒽醌苷一起具有這種性質[3]。2008年,大黃酸發現其具有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作用。大黃酸與抗生素苯唑西林和氨苄西林之間已證實具有協同作用或部分協同作用[8]。
大黃酸具有抑制脂肪和肥胖相關蛋白生成的作用,這種蛋白可將mRNA上的N6-甲基腺苷去甲基化成腺苷[9][10]。
大黃酸的藥代動力學目前尚未開展廣泛研究,但至少一項研究表明口服大黃酸的吸收效果比保留灌腸好[11] 。研究顯示,對於患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連續五天口服劑量為50 mg,每天兩次的大黃酸是安全的[12]。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