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台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天台庵map
Remove ads

36°22′59″N 113°23′55″E

快速預覽 天台庵,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天台庵位於中國山西省長治平順縣北耽車鄉王曲村(原屬實會鄉)西部的高地上,是一座佛教天台宗庵堂。1988年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歷史

天台庵過去曾被認為是中國碩果僅存的四處唐代木構建築之一,建於唐天佑四年(907年),即唐朝的最後一年。在2014年的維修中,先後發現墨書題記痕跡:「長興四年九月二日……」「大唐天成四年建創立,大金壬午年重修,大定元年重修,大明景泰重修,大清康熙九年重修。」說明天台庵為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所建,不過去唐未遠,故唐風尚在。[2]

天台庵曾發生石獅被盜的案件。

建築

天台庵現僅存正殿及字跡漫滅的唐碑一通,其形制、結構和手法極為古樸,在建築上保留了較多的唐代建築風格,甚至保留了唐代前期的鋪作形制。

天台庵正殿(彌陀殿)體量不大,平面基本呈正方形,面闊三間,寬7.15米,進深三間四椽,深7.12米,單檐歇山頂,建於1米高的石台基上。其造型頗為罕見,殿頂十分巨大,而且正脊極短,而戧脊極長,極具特色。整體風格簡樸,不重裝飾。歇山面直接承托於大梁[3],屋頂出檐深遠,舉折平緩。屋頂坡度類似五台縣南禪寺大佛殿、廣仁王廟。大殿四周有檐柱12根,前檐柱頭鋪作屬於最為古樸的「單斗支替」鋪作形制,其最初建造時間可能在唐朝前期。彌陀殿在四椽栿上立蜀柱承頂平梁,是「梁栿蜀柱式」結構手法的最早實例,這種手法在宋代出現較多[4]

殿內結構簡練,本無柱,後代修繕時,增添幾根小木柱以承托大梁,支撐檐角。

殿頂的琉璃脊飾為金代改換[5]

大殿前檐下東西牆角邊原本各有一尊小巧的石獅,近年被盜。

Remove ads

保護

1988年1月13日,天台庵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建築類,編號3-107,年代為五代[6]

注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