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尊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天尊閣,又名太乙觀,是天津道教活動場所的三大閣之一,建於清康熙年間,位於天津市寧河縣豐臺鎮南村,目前,天尊閣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2]、薊縣文物保護單位[3]和重點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4]。
歷史
天尊閣建於清康熙年間,咸豐八年(1858年),天尊閣曾被油漆和彩塑。清末時期,天尊閣被改為豐臺鎮中學。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天尊閣主體結構無損。1982年,天尊閣被列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並得到修繕。1996年,天尊閣再次被修葺。
建築
天尊閣占地面積為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240平方米,由山門、配殿和天尊閣組成。其中,山門為兩層硬山式建築,天尊閣為歇山式三層木結構樓閣建築,高17.4米,三層中,最下層為天尊閣,中層為王母殿,上層為紫微殿。此外,天尊閣內還設有八根圓柱,由平地直達閣頂。天尊閣在歷史上曾為供奉元始天尊等神祇的道教場所。該建築是一座具有清代中國傳統官式建築特徵的中國古典式建築。[5]
內部連結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